東北網1月8日訊 沒有收件人,亦不標注發件人,把心事和情緒裝進漂流瓶,輕擊鼠標,瓶子就會從『海灘』離開,飄出幾千公裡,運氣好的還能收到『瓶友』的回復。時下,這種曾在中世紀盛行的漂流瓶游戲重新興起,唯一不同的是,『瓶友』面對的不是波濤洶湧的大海,而是更為廣闊浩瀚的網絡世界。這種新穎的網絡情感宣泄方式,不僅很受大學生們喜歡,在高校裡風靡,而且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不少年輕同事也是『瓶子』一族。
這幾天,東北農業大學的大三學生申紳就迷上了『漂流瓶』。她每天一打開電腦就不忘『扔瓶』,說說自己今天的遭遇,順便也撈撈自己的『海灘』上有沒有別人的漂流瓶。『學習上的不如意,生活中的不順心,又不想找身邊熟知的好友說,用上這種方式,郁悶的心情立馬緩解了,有時候還能得到意外的寬慰!』
黑龍江大學法律專業的研二學生小陳也很喜歡玩『漂流瓶』,但她卻從沒扔過瓶子,最近這段時間裡她已經『撿』了20多個漂流瓶。對『撿』到瓶子做回復後再將瓶子『拋』回『海洋』已經成了她的習慣,『解答別人的疑問,安慰「海洋」對面心靈受傷的人,很有意思,很有成就感。』
『現在我每天上網都要去扔瓶子和撿瓶子。很多話對陌生人說更容易。漂流瓶的發起人和回復者都是以匿名方式出現,所以我在扔漂流瓶的時候心裡毫無顧慮。』就職於哈市一家銷售公司的張宇告訴記者,這種方式讓他感覺又回到了童年,寫下心事和秘密,懷著希望等待遠方的朋友。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收到過網絡漂流瓶的網友對這種新交流方式多表示支持。隨著『網絡漂流瓶』的火熱,漂流瓶論壇、漂流瓶貼吧、漂流瓶QQ群也隨著興起,很多熱衷漂流瓶游戲的年輕人迅速通過這種網絡平臺聚集起來。
相關專業人士認為,漂流瓶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是因為這種新穎的網絡方式可以排解都市人深層的心理孤獨和壓抑。現代社會生活壓力日益加大,人際關系日益復雜,人們很多時候需要一個情緒宣泄的方式,而這種匿名的溝通渠道有助於傾訴和宣泄,即使分享隱私也不會帶來負面影響,不失為是一種心理調節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