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月10日訊 告別破舊的泥草房,住進了寬敞漂亮的新樓房。這陣子,可把拜泉縣自治村『德潤社區』首批入住的274戶居民樂壞了,他們都在忙著裝修,趕在春節前喬遷新居。
『以前做夢也沒想到這輩子能住上樓房,今天我的夢想成真了,也變成「城裡人了」!』『住這樓房感覺特好,非常暖和,現在屋裡得達到20℃以上,自來水、熱水器啥都有,不到浴池就能在家洗澡,以前的平房沒法比!』作為首批入住『德潤社區』的農民之一,自治村一屯農民李軍英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她還高興地向記者介紹說:『我們村民買這個樓,平均每平方米只需要600元錢,比自己蓋房都便宜,自己蓋房,一平方米得1000多元。我買了套50多平方米的戶型,3萬多塊錢就夠了。如果要是加上拆房的補償款,還花不了這麼多呢!』
自治村『德潤社區』,作為拜泉縣首個城鎮化新社區,於2010年4月中旬破土動工,新社區規劃用地196畝,工程總投資9150萬元,計劃用三年時間撤並該村的7個自然屯,重建一個中心村,建成16棟6層居民樓,居住面積6.1萬平方米,實現入住864戶。經過半年多的緊張施工,去年一期主體工程於11月中旬基本結束,建設完成了6棟總面積2萬平方米的住宅樓,完善了住宅樓水、電、熱、路附屬設施建設,首批農戶如期入住。據自治村黨支部書記田長明介紹,撤並7個自然屯後,可使村裡新增耕地2585畝。這些耕地所產生的效益,大部分用來抵消村民住樓產生的供氣、供電、供水、供暖等方面的多餘支出。好事不僅這些,村民還將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開發觀光旅游項目、提供為社區居民服務的沼氣原料供應源——萬頭肉牛養殖區和工業區等。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後,可使村裡年收入由原來的58萬元增長到3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