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北大荒稻米園區建設全國領先 品牌價值突破200億
2011-01-11 11:18:11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曉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1日訊 通過實施『強工提速』戰略,素有『中國米王』美譽的黑龍江北大荒米業集團今年稻米加工能力突破700萬噸,北大荒品牌價值突破200億元,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產能布局、品牌價值和市場網絡覆蓋連續3年創歷史新高。

  友誼園區今年被列入黑龍江省首批稻米加工園區之一,在公布的名單中,北大荒米業佔據半數。據了解,友誼園區分為稻谷加工、稻殼發電、米糠油加工、米糠蛋白等,年加工稻谷30萬噸、年產精制大米20萬噸,發電年消耗稻殼6萬噸,供暖面積16.5萬平方米。不僅帶動墾區和地方農戶增收,還拉動稻米產業增值2.4億元。

  友誼園區只是北大荒推進稻米產業園區昇級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北大荒緊緊圍繞戰略掌控資源、打造全鏈稻米產業和創新經營模式等戰略重點,已建設三江、友誼、衛星等30萬噸規模的園區7個,稻米加工廠28個,成員單位172個,總加工產能突破700萬噸。是國內精深加工能力最大、循環經濟最優、糧食安全應急保障能力最強的稻米產業集群,每年的大米供應可保證全國8000萬人一年的優質米食消費。

  今年入春,西南五省遭遇嚴重乾旱,農產品蔬菜糧食價格飆昇。在災害面前,北大荒米業打響了保供應、保穩定的戰役,企業組織員工晝夜加工,緊急調運大米10506噸。有效發揮了國有大型糧食加工企業在國家應對緊急突發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今年4月成立的北大荒米業集團理事會,已幫助黑龍江省172家中小稻米加工企業渡過發展難關。

  目前,黑龍江北大荒形成了『大米、稻殼、米糠』三大支柱產業,米粉、米糠油等深加工工藝居國內外先進水平。同時,該企業研發中心積極開展技術創新,研發出米糠蛋白技術,確保了旗下與外資合作的米糠油廠米糠充足供應。今年新研制的發芽糙米、麥飯石米、金銀米已經上市,使產業鏈進一步延伸。稻米加工園區推進的稻殼烘乾、稻殼制碳、稻殼發電和稻殼灰等低碳產業項目,使稻谷100%實現了精深加工。

  在建設現代稻米產業園區過程中,北大荒前移銷售市場,建立北京、廣州、上海、哈爾濱、成都等8大銷售中心,在京、滬、渝地區進行倉儲和加工設施建設;不斷擴大中高檔產品比例,目前有機系列、鮮香系列中高檔大米銷售比例已從5%上昇到15%以上。在經營上實施『漂洋過海』戰略,形成的大米、稻谷、糧油三大獨立運營模塊與國際接軌。大米出口供貨突破20萬噸,拓展的玉米、雜豆等糧食的國際貿易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同比去年翻了一番。

  北大荒米業董事長明友珍說,『十二五』期間,北大荒將大力推進產業規模化、產品精深化、保障均衡化的現代稻米產業實驗區。到2015年,實現水稻掌控能力1000萬噸,國內粳米市場供應量的五分之一。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