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大興安嶺全區國稅系統緊緊圍繞新時期稅收工作基本思路,立足現實,服務大局,堅持依法治稅,實行稅收科學精細化管理,使各項稅收工作成績斐然,共組織收入13.17億元,年均增幅20.12%,比『十五』時期翻了2.3倍。全區國稅系統克服結構性減稅、『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充分發揮稅收調控職能,全力扶持重點項目建設,累計為林農產業、資源綜合利用、居民供熱、社會福利、外貿出口、節能減排等減、免、抵、退增值稅4223.74萬元,減免企業所得稅3139.7萬元,為林區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十一五』期間,大興安嶺全區國稅系統稅收法制建設步伐加快,依法治稅深入人心。5年來未發生行政復議、訴訟和賠償行為,稅收執法信息管理系統由運行初期的51類過錯到目前已連續28個月實現『零差錯』。他們以風險管理為主要特征的現代稅收管理理念付諸實施,『四位一體』互動機制順暢運行,4個行業納稅評估模板領先全省,綜合數據管理繼續保持正確率100%的勢頭,征管質量和效率持續提高。『十一五』末期,全局綜合申報率為99.87%,綜合入庫率為100%,滯納金加收率(按戶次)為99.89%,欠稅增減率為-99.9%,處罰率(按戶次)為97.89%,『五率』指標居於全省前列。
信息化建設方興未艾。大力推行『信息管稅』,使金稅工程成果得到鞏固和完善。5年來,他們成功建設和運行了興安國稅內外工作網站、綜合征管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稅收管理員平臺、『「財稅庫銀」橫向連網電子繳庫工作』等32個信息管理系統,使稅收信息數據采集、分析、利用水平日臻完善。5年內未出現操作事故,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聯采集率達到100%,抵扣聯重號率為零,繼續並列全省第一。管理與服務相得益彰。堅持現代納稅服務理念,逐步確立新型納稅服務體系,『龍稅通』短信互動綜合應用平臺正式開通。先後有5名乾部被評為全省國稅系統納稅服務明星,2個辦稅服務廳被共青團中央、國家稅務總局、全國婦聯授予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示范崗,3個辦稅服務廳被省委、省政府糾風辦授予群眾滿意基層辦稅服務廳。
稅收秩序全面規范。5年來,全區國稅系統實行分級分類稽查模式,使納稅人自查、稅收專項檢查和稅收專項整治緊密銜接。累計查補稅款2578.7萬元,以查促收、以查促查、以查促管效能得到有效發揮。為全面推行能級管理,他們舉辦各類培訓班47期,乾部輪訓面100%,湧現一大批省、地各類業務能手,團體和個人多次獲得全省業務技能考試前3名。全系統獲得省部級以上先進集體和個人榮譽12個,地廳級榮譽21個。全地區國稅系統8個建制單位全部進入省級文明標兵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