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團結奮進 真抓實乾—泰來縣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2011-01-18 17:13:19 來源:東北網  作者:譚德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十一五』時期,特別是泰來縣十四次黨代會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廣大乾部群眾,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黑白黃紅』抓經濟、圍繞『水路林城』抓事業,全縣經濟社會進入較快發展階段,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27億元,是2005年11.6億元的2.3倍,年均增長14%。財政收入預計完成26241萬元,是2005年6258萬元的4.2倍,年均增長3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25億元,是2005年37964萬元的6.6倍,年均增長46%。

  工業立縣戰略紮實推進。『十一五』期間,全縣引進並建成了油田開發、翔宇玻纖、宏大玻纖、博遠米業、冰玉米業、金禾米乳、中泰糧油、匯源果汁和純淨水、中億新型牆體材料等一批項目;引進並正在籌建興泰玻璃制品、源龍源白酒、天一泉礦泉水、隆泰酒業、晨輝風電、瑞好風電、東方汽輪機百萬千瓦級風電開發等一批項目。工業園區啟動建設,累計投資2000萬元實施了自來水主管線鋪設、動力電乾線接入、道路鋪裝和排水主管線鋪設等項工程,園區功能逐年完善。『十一五』時期,是我縣上項目力度最大、上項目數量最多、上項目質量最好的五年。項目質量和效益的提昇,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五年間,泰來縣共引進項目258個,其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10個,1000萬元以上項目98個。2010年,縣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實現產值11.56億元,是2005年1.65億元的7倍,年均增長47.6%;增加值實現7.32億元,是2005年6082萬元的12倍,年均增長64.1%;銷售收入實現11.33億元,是2005年1.62億元的7倍,年均增長47.6%;實繳稅金3900萬元,是2005年1309萬元的3倍,年均增長24.4%。

  基礎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抗旱灌溉引水工程渠首主體工程完工,渠道工程開工24.5公裡,完成投資1.1億元;新打機電井9000眼,總數達到3.5萬眼;新建泵站25座,總數達到35座;完成嫩江右岸堤防建設和宏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鐵路復線、111國道齊泰段高速公路、嫩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建設通村公路1311公裡,建設以工代賑公路9條91.6公裡。深入實施治沙造林規劃,年均造林3萬畝以上,全縣有林面積達到76.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3.9%。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實施了泰湖風景區一至五期工程、城鎮污水處理工程、自來水淨水廠工程、公鐵立交橋工程、鐵西路鋪裝、111國道入城口道路鋪裝、一中校園廣場建設、城鎮17條道路鋪裝、城鎮綠化亮化工程。五年來,城鎮建設累計投資近4億元。國家級衛生縣城創建工作通過驗收。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昇,糧食總產量達到95萬噸,比2005年增加35萬噸。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奶牛存欄達到4.1萬頭,水稻種植面積發展到83萬畝,花生種植面積發展到35萬畝,『泰來大米』地理標志性產品保護申報成功,地理標志商標注冊通過初檢。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83個,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到55萬畝,建設水稻、花生科技園區30個3360畝,保護性耕作播種面積達到6.2萬畝,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5.6萬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公益事業投入資金1370萬元,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投入資金4137萬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制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順利完成。

  民生工程力度不斷加大。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投資3664萬元建設寄宿制學校12所2.75萬平方米;投資3444萬元改造中小學危房3.87萬平方米;投資1972萬元實施校園安全工程,建設校捨1.5萬平方米。就業工作得到加強,城鎮累計新增就業1.2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675個,為下崗失業人員減免稅費470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完善,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331人,比2005年增長43.2%;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 2.04萬人,比2005年增長52.2%;啟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參保人數達到2.65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8.4萬人,參合率達到100%;納入城鄉低保1.27萬人,五年累計發放低保金6200萬元,實現了應保盡保。投資3600萬元完成縣醫院門診綜合樓建設,投資5054萬元對縣城各醫療機構和10個鄉鎮衛生院進行了改造;投資3200萬元啟動建設縣文體活動中心;實施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工程,數字電視轉換用戶達到3.5萬戶,全縣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91%;投資220萬元建設7個鄉鎮文化站,投資102萬元完成農民健身工程23處,投資120萬元建設農家書屋58處。啟動實施30萬平方米城鎮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廉租住房4.7萬平方米,改造農村泥草房57.6萬平方米,為城鎮低保家庭發放廉租住房補貼452.4萬元。信訪工作力度加大,信訪形勢趨於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強,社會治安形勢持續良好;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紮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各級領導乾部領導科學發展、破解發展難題、化解各種矛盾的能力明顯提高,人民群眾得實惠不斷增多。深入開展創建發展型領導班子和學習型領導班子活動,促進了各級乾部在思想上、知識結構上、工作作風上的轉型。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認真落實四項監督制度,乾部選拔任用的公信度進一步提高,在全省組織工作滿意度測評中,我縣在全省64個縣排序中位列第十一位,在全市9縣中位列第二位。基層組織建設穩步推進,加大了對村黨組織書記的選任力度,先後從縣鄉選派36名優秀後備乾部到村任職,促進了基層乾部隊伍素質的提高;積極探索黨組織設置模式,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興產業黨支部18個;圍繞創建『黨建示范社區』,實現『三有一化』目標,著力推進社區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在機關事業單位開展創建『六型』黨組織活動,著力推進城鄉黨建一體化進程;采取自建、聯建、派建的方式,在全縣 『兩新』組織中新建黨組織18個,實現『兩新』組織黨建全覆蓋目標。堅持典型引路,分層分類培育40個基層黨建示范點,通過以點帶面,提昇了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大對典型案件的查處力度,共查處違紀黨員乾部93人,各級乾部嚴於律己、廉潔從政的意識明顯增強。

  同時,工青婦群團組織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武裝、統戰、統計、科技、老乾部、計劃生育、殘聯、民族、檔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  泰來縣委通訊組譚德剛)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