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2010哈爾濱居民收入全國副省級城市墊底
2011-01-15 13:53:0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李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5日訊 據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哈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19297.5元,同比增長10.6%。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7556.8元,同比增長10.5%,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2010年,哈市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副省級城市中居末位。

  居民收入呈現『三昇一降』態勢。工資性收入穩步增長,居民家庭人均工資性收入10827.3元,增長7.1%,增幅較去年同期回落8.3個百分點。其中,可用於支配的工資性收入9223.3元(扣除交納所得稅和各種保障性支出1604.0元),增長6.3%。工資性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機關、事業單位按照國家和省的政策,規范了津貼補貼;哈市城區最低工資標准上調30.0%,由原來每月650元調整為每月840元自2010年7月1日起執行。

  經營淨收入快速增長。2010年,居民家庭人均經營淨收入達到1962.3元,增長17.7%,在居民四項收入構成中增幅居首。

  轉移性收入持續平穩增長。居民人均轉移性收入6306.8元,增長15.9%,扣除記帳補貼,人均轉移性收入6170.2元,增長16.3%,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1.9%,拉動可支配收入上漲5.5個百分點,是居民家庭收入中最穩定的來源。

  財產性收入降中放緩。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201.1元,下降14.2%。居民財產性收入中佔比重較大的是股息與紅利收入、出租房屋收入。國家為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實行了穩健的財政政策,股息與紅利收入下降趨勢放緩。居民股息與紅利收入由上年下降25.9%放緩至今年下降7.3%。同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均收入不斷增長,居民房屋類資產增加,且住房價格持續上漲,帶動二手房出租價格上漲,拉動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增長,2010年人均出租房屋收入115.3元,增長27.8%,使財產性收入下降速度趨緩。

  2011年,哈市政府提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於民。同時,人均收入指標將作為『十二五』規劃的最主要指標之一,力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2%以上,據此推算2011年哈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接近2萬元,城市居民將生活得更加幸福。

  2010年哈市農村居民

  人均純收入超8000元

  本報訊(記者李慧)據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農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長,生活水平持續提高。據對全市6920戶農村居民家庭抽樣調查顯示,哈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20.3元,同比增長18.4%。

  農村居民家庭經營純收入人均5325.0元,同比增長17.5%。農、林、牧、漁等第一產業純收入大幅增長。人均第一產業純收入達4867.5元,同比增長16.8%。其中,農村居民從事種植業得到的收入4209.4元,增長17.5%;牧業收入648.6元,增長12.3%;林業收入5.7元,增長14.4%;漁業收入3.8元,增長20.8%。

  工資性收入全面飄紅。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743.5元,同比增長24.8%。農村居民人均在本鄉地域內勞動得到收入725.0元,同比增長29.5%。其中,在企業中勞動得到收入331.1元,增長18.4%;在國家投資基建項目得到收入7.4元,增長43.5%;提供其他勞務收入386.5元,增長40.5%。

  外出務工收入大幅增長。人均外出從業得到收入824.5元,同比增長24.6%。其中,在鄉外縣內從業得到收入326.0元,增長23.1%;在縣外省內從業得到收入397.0元,增長27.1%;在省外國內從業得到收入60.3元,增長26.4%;在國外從業得到收入41.2元,增長11.7%。其原因一是金融危機影響弱化,全球經濟明顯復蘇,我國南方企業用工需求增加;二是哈市實施了以路橋建設為代表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增加了農民工就業的機會;三是勞動力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勞動力市場價格明顯提高,工資普遍上漲。

  財產性純收入重點突出。農村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425.2元,同比增長18.8%。隨著城市周邊及各縣(市)的征地力度空前加大,使農村居民『土地征用補償收入』大幅度增加,達到24.0元,增長65.7%。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農機作業的增加,農村居民的租金(包括農業機械)收入48.7元,增長42.2%。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收入58.6元,增長14.0%。此外其他財產性收入282.3元,增長19.2%。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