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月18日訊 (見習記者王蕊) 18日,哈爾濱市召開2011全市衛生工作會議。記者在會上獲悉,哈市將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昇疾病預防控制和食品安全,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今年2月底前,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全市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必須通過省政府采購中心采購基本藥物,全部配備使用307種基本藥物,並實行零差價銷售。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的第一年,哈爾濱市將以滿足群眾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提昇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為核心,以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和綜合配套改革為切入點,對192個鄉鎮衛生院、10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核編、定崗,實行全員聘用制管理。綜合配套改革在3月20日前全部完成。
會議要求,2011年,全市繼續鞏固完善新農合制度,抓好2011年參合繳費工作,新農合籌資標准提高到人均200元,確保參合率達到98%以上。將松北區納入市轄區統籌范圍;探索總額預付和按床日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實行兒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髒病等大病優惠補償及50個單病種定額補償政策;適當提高住院統籌、門診統籌、門診慢性病、特殊門診大病和中醫藥報銷比例。
在加強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中,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標准化,將新建成的街道辦事處納入社區衛生體系建設規劃的同時,加快縣(市)政府所在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推進全科醫生服務團隊和家庭醫生進社區工作,實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網格化管理,逐步實現人人擁有家庭醫生的目標。同時加強大醫院支援社區工作,實施雙向轉診,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能力,使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首診率有較大幅度提高。期間,各社區醫院發展特色社區衛生服務,大力開展康復、護理服務。
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落實地方公共衛生配套補助經費,開展政府購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加大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工作。突出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健康教育、慢病防治管理、殘疾人康復、老年病管理、重性精神病預防管理和為重點人群建立健康檔案工作。加強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工作,提高建檔率,城市達到85%,農村達到50%以上。
在農村醫療衛生三級服務網絡建設中,重點打造縣域醫療中心。推進8所縣級醫院標准化建設,啟動『院縣共建』工作,完成建設6個縣級二級甲等醫院。落實19所鄉鎮衛生院房屋改造建設,力爭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分類推進農村衛生專項改革試驗區建設,突出抓好阿城區和依蘭縣全省農村衛生綜合改革示范縣建設。整合縣鄉衛生資源,組建縣鄉醫療服務集團,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和『十統一』規范化管理,全面提昇農村衛生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