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9日訊 為加快全省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推廣工作,日前,省水利廳派專家組對全省有推廣任務的60個縣(市)和44個農場(農墾單獨成立專家組)的業務骨乾和種植水稻的農戶進行水稻節水控制灌溉培訓。預計從2011年至2015年,5年共節水37.8億立方米,足夠哈市居民飲用14年。
據了解,我省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隨著龍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必將越來越突出。如按現有灌溉用水管理水平,當灌溉面積達到5000萬畝時,屆時全省僅水稻灌溉用水就將達300億立方米以上,佔全省水資源總量近40%。目前,我省自流灌區毛灌溉定額高達每畝800-850立方米,如果以節水方式灌溉,每畝水稻將節水20%-30%,因此發展以水稻節水控制為主的新型技術對全省水資源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水稻控制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後的各個生育期,田面基本不再長時間建立灌溉水層,也不再以灌溉水層做為灌溉與否的控制指標,而是以不同生育期不同的根層土壤水分作為下限控制指標,確定灌水時間、灌水次數和灌水定額的一種灌溉新技術。控制灌溉技術認為在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適度進行水分脅迫,會使水稻產生一定的耐旱性,而且不會導致減產。
其基本原理是:基於作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受到遺傳特性和生長激素的影響,認為如果在其生長發育某些階段主動施加一定程度的水分脅迫,可以發揮水稻自身調節機能和適應能力,同時能夠引起同化物在不同器官間的重新分配,降低營養器官的生長冗餘,提高作物的經濟系數,並可通過對其內部生化作用的影響,改善作物的品質,起到節水、優質、高效的作用。
據介紹,以哈市日供水量70餘萬噸為例,到2015年所節約的14億立方米水將足以支橕哈市人民5年的生活用水。從2011年至2015年,5年共節水37.8億立方米,足夠哈市居民飲用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