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寶清縣『三培養』工程落地生根
2011-01-19 10:48:40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馬淑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雙鴨山1月19日訊 2010年,寶清縣委在實施『三培養』工程這一黨委書記項目工作中,創新培育思路,強化培育措施,讓『三培養』對象實實在在受教育、長本領,造就了一支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的農村黨員乾部隊伍,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層組織保障。

  利用鄉鎮黨校經常培育。充分發揮縣、鄉(鎮)黨校的作用,將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後備乾部、致富能手和要求上進的村民納入黨校培養,按季度對全縣『三培養』對象進行輪訓,通過在黨校和涉農部門聘請教師,設置有針對性的課程,全面加強『三培養』對象的政治理論素養,增強『三培養』對象的綜合能力。同時,縣委結合農業生產信息、信訪形勢、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最新變化,隨時對『三培養』對象進行培訓。2010年,縣、鄉(鎮)兩級黨校共舉辦『三培養』培訓班50多期,培訓『三培養』對象3600人次,通過系統培訓,『三培養』對象與時俱進的能力明顯增強。

  外埠考察學習實地培育。寶清縣充分發揮教學培訓基地作用,強化實踐教學。通過堅持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組織農村黨員『走出去』參觀學習、考察培訓,把農村黨員感興趣的致富項目『請進來』。2010年,縣委共組織『三培養』對象外出學習培訓5次,通過異地『換腦』等方式,造就了一支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的農村黨員乾部隊伍。萬金山鄉農業場村黨員李永貴,通過外出培訓考察,在縣農業局的幫助下,引進並發展了香豬養殖項目。目前,他養殖的香豬遠銷到陝西、湖南等地,年收入10多萬元。

  開辦專業課堂創新培育。針對個別農村黨員乾部致富能力不強、帶富水平不高、發展觀念不新等實際情況,縣委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闢建了4個課堂。對於缺乏發展思路的,『專家課堂』送思路;缺乏管理經驗的,『企業課堂』取經驗;缺乏致富技能的,『鄉村課堂』傳技能;缺乏進取精神的,『外埠課堂』鼓士氣。通過專業系統的教育培訓,使全縣農村黨員致富帶富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得到增強,勇闖市場、開拓創新意識不斷提高。2010年4月,縣委組織全縣145個村的『三培養』對象,參觀考察了亨利村的蔬菜種植、莊園村的林果栽培、興旺村的水稻育秧大棚,通過對比找差距,通過對比鼓乾勁,通過對比促發展,用身邊的真人真事真變化來增強農村乾部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搭建創業平臺重點培育。寶清縣委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按照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在全縣農村基層黨組織中開展『三加快』活動。即『先進村加快發展、中等村加快跟進、後進村加快轉化』,保證政策、資金、項目適度向重點村傾斜,人財物向重點村集中,為重點村『三培養』對象施展纔能、有所作為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使他們的作用得到了最大發揮,自身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2010年,寶清縣先後湧現出了養豬大戶趙煥斌、致富帶頭人董月忠、農機大戶李大春等37個創業典型。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