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北網1月19日訊(記者岳雲雪 顧碩) 作為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的一張名片,大海林『中國雪鄉』享譽海內外。但旅游項目單一、市場管理混亂等問題令人堪懮,已嚴重影響了『雪鄉』形象。
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民進省委提交提案建議:應強化『雪鄉』的品牌效應,以規劃提昇旅游區建設水平,從而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讓『中國雪鄉』這張黑龍江名片靚起來。
『中國雪鄉』位於黑龍江省張廣纔嶺深處,屬於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這裡年積雪期長,積雪厚,積雪量堪稱中國之最,並且雪質好、粘度高,皚皚白雪在風力作用下隨物具形,千姿百態,使無數旅游者、影視劇組趨之若鶩。經過多年精心打造,已成為『冰雪天堂』夢幻之旅、『林海雪原』豪邁之旅、『追風逐雪』激情之旅、『戲冰娛雪』快樂之旅等特色主題旅游產品的集結地。
民進省委提案認為,雖然林業局已停止采伐支持雪鄉生態旅游發展,但是景區目前仍有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主要表現在:目前『雪鄉』旅游季節性強,淡旺季明顯;缺乏整體規劃和科學開發,沒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消費單一,未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嚴重制約了景區的可持續發展。景區的規劃和策劃需要『上水平』。旅游項目『看點少,品級低』,『雪鄉』的個性和特質有待『上層次』。『欺客』、『宰客』現象存在,景點的管理和服務亟待『上水准』。
強化『雪鄉』品牌效應,打造黑龍江靚麗名片。民進省委建議,要遵循『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精心編制生態旅游發展規劃,堅持規劃先行並重視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在具體規劃上,要增進環境優化與人文關懷的互動,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對景區旅游資源價值、市場潛力以及旅游開發將會造成的環境影響等方面進行調查和評估,按照適度、有序、分層次開發的原則,制定符合生態旅游目標的景區生態旅游發展規劃等各種專項規劃,實現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的銜接統一。在具體項目上,要從生態角度嚴格控制各景區服務設施的規模、數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風格,提倡以自然景觀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勢,體現『原汁原味』的『林海雪鄉』自然之美。在旅游產品的規劃設計和改造創新上,要抓住『雪鄉』旅游資源中特殊的自然屬性,找准旅游資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裝渲染其稀奇獨特的品質,使旅游產品既美麗多姿又富有神韻,既統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氣質。
突出生態主題,愛護『雪鄉』品牌。民進省委建議,塑造『雪鄉』旅游主體形象,要打好「特色牌」。以大海林景區為核心,整合周邊旅游資源,建設以雪文化為主的賞雪、戲雪、滑雪山區林區一體化旅游片區;以雙峰林場為中心,整合采集、伐木、狩獵、雪塑雪雕、民俗民風旅游資源,建設以文化旅游一體化旅游片區;以海浪河為主線,開發徒步探源,戲水漂流等有氧運動項目,建設生態旅游一體化片區。實現多重組合,形成聚合效應,整合旅游產品,如把生態和養生結合起來,推出『生態養生旅游』,豐富內涵,提高檔次,拓寬服務,增加收益,同時加強旅游企業和資源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