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嫩江縣經濟社會蓬勃發展
2011-01-20 11:16:37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宋玉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黑河1月20日訊 『十一五』時期,嫩江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實乾,勝利完成了經濟社會發展任務。

  五年來,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全口徑財政收入、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3倍、1.3倍、6.8倍、3.8倍、4.8倍、2.1倍,年均遞增17.8%、17.6%、50.9%、37%、42.1%、25.7%,各項工作全部提前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

  五年共推進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67個,其中超億元的項目28個,引進了雨潤集團、嵩天薯業、完達山乳業、紫金礦業4家上市企業落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2.1倍,年均遞增25%;縣域經濟發展綜合實力始終位居全市排頭,全省排名由第28位上昇到第20位。

  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五年來新建(改擴建)城區道路43條28公裡,改造棚戶區150萬平方米,新增建築面積193萬平方米,被評為『全省城市棚戶區改造先進縣』。建設廉租房1535套,為4658戶居民發放了廉租房補貼,被評為『全省廉租住房先進縣』。在全省縣級率先建成了供水廠、污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處理廠,被評為『全省三供兩治先進縣』,全省唯一的『全國污染控制先進縣』。

  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自來水普及率、住房磚瓦化率分別達到75.6%和70.94%,被評為『全省村鎮建設先進縣』。新建(擴建)國省乾道225公裡,農村公路1583公裡,86%的鄉鎮、92%的村屯實現了道路通暢,被評為『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先進縣』。111國道訥河至嫩江段和208省道嫩江至多寶山段相繼竣工通車。人民生活顯著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由2005年的5547元、3808元增長到2010年的14331元、8060元,五年增長1.6倍和1.1倍。五年新增就業2117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在4.5%以內。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五年累計投資3億多元,大力推進教育資源整合,撤並學校108所,改擴建學校15所,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兩基』工作順利通過國檢驗收,被評為『全省幼兒教育先進縣』。人民醫院擴建、中醫院易地新建工程順利啟動。全省縣級率先建成了生殖保健醫院,全縣147個行政村全部建成標准化衛生所,被評為『全省農村衛生工作先進縣』。深化文化資源整合,打造了『嫩江之夏』文化品牌,全縣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新建(改擴建)了城鎮和新勝、伊拉哈3所敬老院。殘疾人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縣。雙擁工作榮獲全省模范先進縣『四連冠』。社會管理效果顯著,森林防火五年投入資金4054萬元,組建了550人專業撲火隊;創新『網格化』管理機制,實現連續9個防期無重大森林火災,被評為『全省森林防火工作先進縣』,被評為『全國生態監察先進單位』、『全省生態建設先進縣』。依法加強國有耕地規范管理,嚴厲打擊濫砍盜伐行為,妥善解決了尼爾基水庫移民、二輪土地承包、城鄉建設拆遷、民辦教師下崗等歷史遺留問題和老大難問題。黨建工作不斷創新,通過開展『先進性教育』、『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型黨組織』和『創先爭優』活動,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廉政建設不斷得到加強。『建立五項機制、破解五個難題』工作經驗得到中央領導充分肯定。開放發展更具活力,五年來,這個縣相繼獲得『全國產糧大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最佳發展環境縣』和『全省農業產業化先進縣』、『全省糧食高產創建先進縣』和『蘇商最具投資潛力城市』、『達沃斯·魅力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縣、『中國最佳投資價值(環境)縣』等榮譽稱號。在哈爾濱成功舉辦了『首屆嫩江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高端研討會』、『中國大豆城·嫩江—倡導健康理念發展大豆經濟新聞發布會』,樹立了良好的對外開放形象。

  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00289萬元,同比增長19.1%;全口徑財政收入70178萬元,同比增長65.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8226萬元,同比增長8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4161萬元,同比增長7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2268萬元,同比增長3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1元,同比增長29.8%;農民人均純收入8060元,同比增長30.9%。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全年重點推進項目52個,完成投資37.3億元。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19個,列入省重點項目2個、市重點項目8個;產業項目31個,佔60%;開復工項目32個,開復工率61.5%;投產達效項目15個,佔計劃的79%。農業生產創歷史性新高,糧食總產實現28億斤,土地流轉246萬畝,規模經營380萬畝,農場模式化栽培270萬畝;秋整地477萬畝,深松整地200萬畝。工業經濟發展態勢強勁,預計縣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9448萬元、增加值24659萬元、利稅5791萬元,分別增長89.4%、65.4%和101%。

  第三產業活力顯著增強,嫩江縣委、縣政府積極搭建政銀企保融資平臺,預計第三產業增加值360482萬元,增長12.2%;非公有制企業總產值780000萬元、增加值346500萬元、稅金28000萬元,分別增長17.3%、18.5%和27.3%。按照『打造嫩江城、構築中心鎮、建設新農村』思路,改造棚戶區85.7萬平方米,新增建築面積119.47萬平方米。改造昇級道路8條。同時,全力以赴推進省級試點—雙山鎮和市級試點—多寶山鎮小城鎮建設。大力實施二十件惠民實事工程,著力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三供兩治』和就業、就醫、就學等熱點、難點問題。投資6831萬元改善辦學條件,完成了第二小學和縣少兒活動中心工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以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佔應參保人數的80%。社會救助體系更加完善,城鄉低保達到11186戶22739人。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