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委員提案:大力加強我省城鎮化建設
2011-01-20 15:33:0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省政協委員張敬先。東北網記者 顧碩 攝

 省政協委員王書雅。東北網記者 顧碩 攝

  東北網1月20日訊(記者 顧碩)在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委員們就如何加強我省城鎮化建設問題提出了建議,他們紛紛表示,要把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要推進城鎮化發展的制度創新,提高城鎮化的水平和發展的質量。

  『加強市、地、縣、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尤其縣、鎮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需重點投入。』——張敬先

  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截止2009年底,我國城鎮化水平達到46.6%,近幾年來,年均增加0.9個百分點,初步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為骨乾,小城鎮為基礎的多層次的城鎮體系。城鎮化進程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經之路,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所在。城鎮化建設可改善農民居住條件,使大部分農民從土地中解脫出來,投身到其它的行業進行生產和生活。城鎮化已成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解決就業,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

  我省城鎮化建設比沿海發達地區相對滯後一些,如何借鑒沿海地區的經驗和教訓,科學制定我省農村城鎮化建設的規劃和政策,取得制度創新是城鎮化建設首先要解決的大問題。

  省政協委員張敬先建議,應解放思想,付出改革成本。制定以人為本,農民滿意的遷村並居政策。加強市、地、縣、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尤其縣、鎮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需重點投入,城鎮化建設首先應解決『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

  張敬先認為,凡是進鎮的農民,不僅解決居民戶籍、還要在養老、醫保、就業、子女入學,勞動工資等方面,與城鎮居民擁有同等權益,以此調動農民進城的積極性。

  『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的緊湊型的小城鎮,彰顯規劃的合理性、實用性和科學性。』——王書雅

  目前,部分鄉鎮規模仍然偏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設施投資效益。投入渠道單一,在經營方面,利用社會資本投入建設小城鎮的吸引力不強,限制了一些鄉鎮的較快發展。個別鄉鎮發展目標不夠明確,在規劃建設上以我為主各自為政,在區域總體上缺乏整體性、科學性與前瞻性。省政協委員王書雅建議,要結合各小城鎮的區位優勢、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和歷史、現狀、人口、資源等實際,合理確定建設的規模、標准和設施配置,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的緊湊型的小城鎮,彰顯規劃的合理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小城鎮要發展,投入是關鍵,而目前各鄉鎮的財力都十分有限,靠政府包辦難度較大。王書雅建議,要堅持走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的道路,既要抓住國家重視小城鎮建設的機遇,積極向上爭取,又要把國有土地資產和公共基礎設施有償推向市場,實現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同時,還要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共同參與小城鎮的開發建設。省政協委員王書雅建議,要在交通、供水、供電、供氣、綠化、污水處理、垃圾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上按城市的要求組織實施,發展並完善公用設施,健全基礎功能,力求向小城市的方向發展。要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和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以及廣播電視、社會福利等事業建設,走城鎮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相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路。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