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讓貧弱者能安居——鶴崗市民生事業發展紀實之二
2011-01-20 18:26:1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市總工會十一五期間救助困難職工9700人,發放救助金435萬元。

  東北網鶴崗1月20日訊 題:讓貧弱者能安居——鶴崗市民生事業發展紀實之二
  安得廣廈千萬間,讓貧弱者安居盡歡顏,是政府工作以民為本的執政追求。本文所刊載的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紀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市政府及其管理部門執政為民工作理念實踐的體現。——編者

  興安區一社區的居民陳仲淼,現租房居住,無工作,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家庭生活較為困難,曾經為每月支付房租而發愁。2008年,社區為他家申報了廉租住房租賃補貼,從此他家有了每月120元的住房租賃補貼金,租房已經基本夠用,讓他不再為房租的事兒發愁了,生活負擔也減輕了一大塊。他是目前我市眾多的廉租住房保障受益者之一。目前,全市已有眾多貧困家庭像他一樣享受到了廉租住房保障。近3年來,我市在國家和省支持下,大力推進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努力解決最低收入、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讓貧者有其居。至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

  據了解,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廉租住房保障實物配租,為無房貧困戶提供租金低廉的住房;二是為無房貧困戶提供廉租住房保障租賃現金補貼。

  在廉租住房保障實物配租方面,我市從2006年開始進行廉租住房實物配租建設工作,市政府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投資1138萬元,分別於2006年、2007年在南山區原育英小學院內建設了廉租1號樓和廉租2號樓,共10000平方米,2007年第一批廉租住房分配,有95戶住房特困家庭入住廉租房。2008年,開工建設廉租住房249套,10710平方米。2009年,開工建設廉租住房1000套,5萬平方米,工程已於2009年末開工建設,目前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今年,已做好建設廉租住房1000套、50000平方米的施工前期准備工作。幾年來,共有600餘戶住房困難的低收入家庭受益,住進了廉租房。

  在廉租住房保障租賃補貼發放方面,我市從2007年開始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至2010年上半年已累計為38249戶次租房的貧困戶發放補貼4324.7萬元。

  今年,按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要求,我市提高了租賃補貼的標准,補貼標准由原來每月每戶發放80元提高到每月每戶發放120元。

  住房是大事,特別是對於收入低、生活困難的家庭,關系他們的重要切身利益。為了抓好這項工作,切實把黨的溫暖送到貧困群眾手中,讓貧困群眾受益。幾年來,市廉租住房保障辦公室從嚴從細做好這項工作。在廉租住房建設工作中,這個辦的每名工作人員都包保了一個廉租房建設項目的進度和質量監督工作。他們定期深入到廉租房建設工地,隨時解決廉租住房建設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對廉租房建設工程各項手續的辦理,由這個辦派專人負責,全程跟蹤,積極協調各有關部門,讓工程進度與手續辦理齊頭並進,保證了工程建設速度。在施工過程中,局領導經常不定時來到工地,檢查施工質量,確保了廉租房工程質量。在采訪中,這個局廉租住房保障工作負責人對記者說:『一定要讓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上「廉租不廉住,廉價不廉質」的房子。』

  群眾利益無小事,更何況住房本來就是件大事,廉租住房保障工作歷來被社會各界所關注。因此,公平是廉租住房保障工作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廉租住房及租賃補貼只有分配到需要最迫切的人手中,纔是公平。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保證這項工作的公平性,從今年初開始,市廉租住房保障辦公室對廉租住房保障對象進行了全面調查。他們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制定下發了《關於在全市范圍內對廉租住房保障對象進行入戶核查的通知》,制定了《鶴崗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入戶核查實施方案》,印制了2萬份《鶴崗市廉租住房保障對象入戶核查表》,下發到各區民政部門,並組織人員進行入戶抽查。目前這項工作已經結束,通過對廉租住房保障對象進行入戶審核,促進了我市廉租住房保障體系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為我市廉租住房保障體系發展打下了基礎。

  在采訪中,市廉租住房保障辦公室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隨著廉租住房保障規模逐年擴大,從最初低保家庭中住房困難戶擴大到低收入家庭中的住房困難戶,我市目前低保家庭中的住房困難戶住房保障已經實現全面覆蓋。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我市住房困難的貧困群眾盡快解決居住問題,幾年來,我市大力向國家和省爭取支持。2010年我市申請到位的中央專項補助資金5778萬元,申請到位中央預算內投資16702萬元,在全省排名第一。這筆資金投入,有力推動了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發展。

  市廉租住房保障辦公室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這幾年的工作成果,也僅是我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良好開端,隨著國家對這項工作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以及我市經濟發實力的增強,實現住房困難的低收入家庭住房全面保障已經為期不遠,屆時,貧弱者亦能安居將不再是夢想。


市總工會十一五期間救助困難職工9700人,發放救助金435萬元。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