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人大代表、省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杜仲在會場認真聽取報告。東北網記者朱國良攝
東北網1月20日訊(記者 曹曦)說實話、建真言,省兩會的召開,讓寒冷的哈爾濱有了暖暖春意。在省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的會場上,一個坐著輪椅、認真聽取政府工作報告的殘疾代表的背影,成了鏡頭裡最動人的瞬間,定格在每一個人的心目中。
他就是省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杜仲,這位連任兩屆的老代表,提出了三十多條建議,多年來為困難中的弱勢群體呼吁成了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代表駐地,杜仲拿著一份《殘疾人無障礙宜居小區》的建議,語音沈重地講述了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就在去年,哈爾濱市低保困難戶王汝貴盼了幾十年,終於抽簽分得了一套56平方米的廉租房,52歲的王老漢住著新房卻怎麼也樂呵不起來。原來,肢體殘疾的他分得的是7樓,生活中太多的不便實在讓他無法享受新房帶來的幸福,好事變成了鬧心事。
杜仲代表說,哈爾濱市目前共有55.6萬殘疾人,其中在中心城區居住的有20多萬人。近些年來,在康復、教育、就業、醫療等方面民生戰略的實施確實給殘疾朋友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但是受很多問題的制約,這群特殊的群體在小康生活的道路上還是顯得有些步履踉蹌。有資料表明,在哈爾濱市區內殘疾人人均住房面積不足7平方米,還有一部分殘疾人依然沒有住房,而目前哈市所有的住宅中,沒有一處殘疾人無障礙單元或一棟殘疾人無障礙公寓,無障礙小區建設更是一個空白。
哈爾濱市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蓋景福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得很動情。他說,哈爾濱正在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無障礙建設對殘疾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也體現了社會的文明進步和人文關懷,希望每一個人都從小處想起,從細處做起,替殘疾人營造一個更便捷、更舒適的生活空間。
杜仲代表在建議中說,建設適合殘疾人居住的無障礙公寓或宜居(無障礙)小區,是廣大殘疾人的熱切期盼,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土地出讓金、配套費、房子售價等方面給予殘疾人比經濟適用住房更優惠的政策,這將在全國首創先河,是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所做的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必將載入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