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組委員討論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 攝
『文化資源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推動著區域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作為文化與經濟相融合的產物,哈大齊工業走廊如能根據地方特色對地域文化資源進行科學的認定與整合,必將對我省區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民盟省委
東北網1月21日訊(記者 顧碩 孫曉銳 岳雲雪)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民盟省委提案建議哈大齊工業走廊應根據地方特色對地域文化資源進行科學認定與整合,使之成為一種粘合劑,進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背景下,文化資源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並愈來愈影響著區域經濟增長的過程,推動著區域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
民盟省委提案認為,哈大齊工業走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歷史文化悠久,雖然各個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但至今還沒有得到行之有效的整合,因此地域文化發展對於整個區域發展的帶動作用並沒有充分顯現。通過對地域文化資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哈大齊工業走廊地域文化品牌,可極大地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增加區域社會凝聚力。
針對如何整合的問題,民盟省委建議,哈大齊工業走廊地域文化整合可將人文文化資源、自然文化資源等內容按不同層面和散布區域分析成各種資源體系,如歷史文化、北大荒精神、鐵人精神、冰雪文化、石油文化、百湖文化、濕地文化等依照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環境背景等情況進行科學整合。
民盟省委提出,整合本區域金源文化、紅色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可凸顯區域文化底蘊。如能將哈大齊工業走廊沿線肇東八裡城、肇源出河店金源文化遺址等金源文化進行科學整合,並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金源文化產品,能擴大金源文化的影響力,提昇金源文化的知名度,將其打造成為本區乃至全省的文化品牌。將哈爾濱、肇東、安達、大慶、齊齊哈爾的紅色文化進行合理的開發與整合,可發掘出一條清晰可辨的『紅色文脈』。
整合文化資源,推動多行業協同發展。民盟省委提案認為,哈大齊工業走廊具有獨特的冰雪文化、石油文化、百湖文化、濕地文化。這裡有全國最大的冰雪樂園、最大的油田、最大的濕地。將冰雪文化、石油文化、濕地文化等資源科學整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產業,既可帶動旅游業發展,也可解決產業類型過於單一的問題,從而增強區域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