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月24日訊 近日,齊齊哈爾馬戲團赴美國林林馬戲團演出隊一行27人,圓滿地完成了歷時兩年的演出任務返回了鶴城。他們以精湛的技藝征服了全美觀眾,讓許多不熟悉中國的外國朋友認識了中國的雜技藝術,記住了『中國齊齊哈爾』。
一個全新節目的研發始末
2008年8月,齊齊哈爾馬戲團獲得美國林林馬戲團要在中國尋找一個『空中浪橋』節目的信息。由於這個節目難度大、危險系數高,當時全國各雜技團都沒有排練這樣的高空節目。在沒有范例、沒有演員、資金緊張等情況下,團長王雲良當即拍板決定齊齊哈爾馬戲團馬上著手研發這個節目,並通過中國對外演出公司轉告美國林林馬戲團,三個月後請美方代表來齊觀看節目。
三個月後,美國菲爾德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蒂姆先生來齊觀看節目後非常高興地說:『這個節目就是我們需要的,希望與你們簽約並邀請齊齊哈爾馬戲團參加世界最大的林林馬戲團的演出!』
意向協議定下來後,王雲良親自組織人員繼續研發道具,把笨重的大型道具改為輕便、易裝型道具。為確保『空中浪橋』節目順利進入美國市場,全體練習『浪橋』節目的演員在教師王政貴的訓練下,一個一個動作反復練習,節假日不休息,春節期間也加班加點練習。
蒂姆先生和菲爾德公司制作部經理溫迪女士第二次來到了齊齊哈爾。他們看到《空中浪橋》後非常滿意,當即和馬戲團簽約確定了兩年的演出合同,並且又挑選了『空中綢調』、『登技』、『地圈』、『舞中幡』、『柔術』等節目。一次征服國外的文化之旅
2008年11月,赴美演出隊抵達美國佛羅裡達州坦帕市林林馬戲團的排練基地。短短的休整後,他們就進入了緊張的排練與合成階段。
領隊兼教練馬玉龍回憶說:『在美7周的先期合成排練期間,語言不通為排練造成許多障礙。一個普通的動作要做好多遍,合作的動作更要反復幾十遍甚至上百遍,纔能做到完美無缺。經常是衣服濕透了,手掌和手臂也磨出了水泡,但演員們都全然不顧。』『導演嚴格要求演員的動作要符合音樂的節拍,一旦沒有達到要求,音樂、燈光及演員的表演就會出現脫節,嚴重影響節目質量。每個演員都有很大的壓力。』隊員張濤說,『我們只有化壓力為動力,在臺下聽音樂反復練習,以盡快達到導演的要求。為觀眾送上最美妙的演出,這是我們的責任。』
2009年1月7日,在坦帕市閃電體育館,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116名演員匯聚於此,為觀眾奉獻一臺名為『神奇的世界』大型綜合晚會。參加首演式的來賓有當地的重要官員及菲爾德公司全體工作人員等近萬名觀眾,當齊齊哈爾馬戲團赴美演出隊表演完《空中浪橋》、《空中綢調》、《舞中幡》等節目後,全場掌聲雷動,全體演員多次謝幕。外方稱『空中浪橋』節目為『不可思議的表演』。
燦爛笑臉的背後付出
坦帕的演出結束後,齊齊哈爾馬戲團赴美演出隊隨同林林馬戲團隨即開始全美巡演。
此時隊伍又面臨著新的考驗。演員隊伍中有8個小演員,平均年齡約12歲,都是做尖子動作的演員。由於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身高也增加了,這無疑增加了底座演員負擔。
馬玉龍說,尖子演員每增加半公斤的體重,底座演員就要增加10倍的力量完成接、拋等高難技巧。為克服這一困難,演出隊一方面對學員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另一方面樹立隊員們克服困難的信心。整整兩年的時間裡,大家一直堅持到體育館練功,纔確保了節目質量。
長期的巡演給演員們帶來了不少傷病。有人肘骨骨裂,有人腰肌勞損、胳臂肌肉拉傷……但演員沒有因為自身的傷病困擾而放棄演出,他們痛苦的表情只出現在排演中,演出時,只要燈光打在他們的臉上,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永遠是燦爛的笑容。
燦爛笑容背後的付出,也成就了演出隊。兩年時間裡,他們在美巡演了746場,把精湛的中國雜技藝術帶到了37個州、73個城市,讓更多的外國朋友記住了『中國齊齊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