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1月24日訊 1月21日,雞西代表團團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兆力在省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上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雞西市將發揮石墨資源優勢,傾力打造石墨新材料基地。
王兆力說,省長王憲魁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客觀全面地總結了『十一五』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和進步。過去五年,省政府全力推進『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既符合中央要求,又符合龍江發展實際。我們欣喜地看到,全省區域發展日趨協調,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人民生活顯著提高,龍江大地呈現出了發展之勢、振興之勢和崛起之勢,形成了萬眾一心謀發展、和衷共濟圖振興的良好局面。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二五』期間繼續突出『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充分體現了戰略上的可持續性,我們相信,龍江經濟社會發展一定會有一個嶄新的跨越。
王兆力說,『十一五』時期也是雞西經濟發展速度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優勢主導產業集群效應日益顯現,為『十二五』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王兆力說,雞西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和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了我市『十二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和任務,就是全力打造煤電化、石墨新材料、煤機制造、綠色食品(北藥)生產加工、生態旅游養生度假、對俄進出口加工『六大產業基地』,實施『十大民生工程』,把『開放富裕、文明和諧雞西』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談到把打造石墨新材料基地作為重中之重,發揮雞西石墨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的優勢時,王兆力說,我們要抓住國家和省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以及石墨深加工技術成熟、市場需求旺盛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石墨精深加工產業,培育壯大一批石墨精深加工企業,盡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到2015年,石墨精深加工產品要達到70%以上,產量超過10萬噸,石墨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00億元以上。力爭用5-7年的時間,使石墨新材料產業佔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1/3以上。
為此,王兆力提出要采取三項措施全力推進。一是大力發展石墨精深加工業。研究制定石墨行業發展規劃,堅持政策引導、市場運作,整合石墨資源,控制開采規模,規范開發秩序,石墨資源主要保障精深加工需要。引進國內外實力強、技術領先的戰略投資者,開發生產高純石墨、球形石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支持中國(深圳)寶安集團投資10億元的雞西貝特瑞石墨產業園擴大規模,提高加工深度,今年完成投資1.5億元的一期工程,形成年產3萬噸球形石墨、高純石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等深加工產品的生產能力;支持浩市(香港)新能源公司投資5.1億元的高純石墨深加工項目建設,整合采礦、選礦企業,今年建設二期、三期工程,形成完整產業鏈條。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北汽集團等有實力的大企業落戶雞西。
謀劃建設國家石墨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努力把雞西建成全國最大、最有知名度、最具影響力的石墨新材料基地。二是加快建設石墨產業園區。積極推進恆山、麻山兩個200萬平方米以上石墨產業園區建設,搞好土地資源儲備,完善電力、供水、道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對有合作意向的大企業、大集團跟蹤服務,爭取項目早日落地。三是推進優勢礦產品開發。對粗具規模的碳化硅、硅線石、鉬等項目加大支持力度,謀劃推進銅、金、銀、鎂、鉀長石、玄武岩等礦產品開發,大力發展新型陶瓷材料、新型牆體材料、硅基新材料,培育壯大一批優勢企業,促進新材料產業多元化、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