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4日訊 今年入冬以來,氣溫一直偏低。這令許多抵抗力較弱的兒童難逃流感的『襲擊』。記者在對我市多家醫療機構走訪中發現,我市幾家綜合醫院的兒科門診人滿為患,但是社區醫院卻冷冷清清。
近日上午8時30分,記者來到市第一醫院的兒童門診。各兒科專家的診室門前已經排滿了前來為孩子看病的家長。其中,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患感冒的居多。兒科門診副主任孫齊力告訴記者,現在每天兒童門診的就診量在150人左右,尤其現在是流感的高發期,所以前來就診的患者還會更多。兒童門診是24小時的,但是專家每天還是要『緊忙活』。
上午9時30分,記者又來到了市中醫醫院的兒童門診,看到這裡的患兒也是有增無減。在候診區,記者見到了從依安趕過來為5歲兒子看病的張龍夫婦。張龍說,孩子感冒了,這兩天咳嗽得厲害。前一天晚上就開車來到了市裡,在賓館住下後,一大早就來到醫院掛了專家號。當記者問到,為什麼沒有在當地的基層衛生所看病時,張龍說,市裡畢竟是大醫院,專家也多,來這給孩子看病我們更放心。
下午,記者又走訪了我市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現來這裡看病的兒童患者少的可憐。在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看到一位家長帶著八九歲的孩子在打點滴,經過和護士交談後得知,這位家長是在別的醫院看完病並買了靜脈注射的藥,只是在社區找護士幫忙點滴。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現在本市大多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都是全科醫生,可以承擔兒童的首診,但卻依然不能贏得家長的信任。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待的主要患者是成年人,更多的是患有一些慢性病的老人。
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孩子一生病,家長自然非常重視。但是也不要稍有不適就往大醫院跑,很多患者擠在一起,很有可能會造成兒童的交叉感染加重病情。尤其對於一些嬰幼兒,如果感冒病情不重,服用些板藍根即可,能吃藥就別打針,盡量不要輸液,減少到醫院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