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月24日訊 近年來,青岡縣在全省率先創立了縣領導牽頭、職能部門分工負責、合力包扶老區村的工作機制,多渠道為全縣5個老區村立項53個,投入項目資金2100多萬元,發放低息貸款250萬元,解決了老區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諸多難題,推進了老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發展經濟,增收致富,是老區群眾最迫切的願望。這個縣圍繞老區經濟發展上項目,加快老區經濟發展。為老區村青岡鎮東郊村打灌溉井18眼,架設高壓線路500延長米,新增蔬菜大棚18個。每個大棚一畝地,年純收入高達8000元,較裸地蔬菜增收6000元;為老區村榮花村建9棟生產美國提子的大棚、1棟蔬菜大棚,每棟投資1.5萬元;為老區村興華鎮通河村打水稻供水組合井400眼,架設高壓線路1200延長米,保證了2500畝水稻用水;為老區村民政鄉保安村建成高標准生豬繁育養殖場一個、為老區村德勝鄉榮花村建成養牛場一個,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為保安、榮花、宏偉3個老區村發放惠農卡350張,有160戶農民享受了低息貸款,確保了農業投入。初步統計,老區村農民年收入可增加100萬元。
老區村基礎設施普遍落後,這個縣圍繞基礎設施建設上項目。近年來為五個老區村修白色路面53.5公裡,紅磚路8公裡,使4個老區村硬化路面通屯、通鄉、通縣。優先落實老區村農機補貼政策,補貼資金22.8萬元,為4個老區村購置自走式玉米收獲機等大中型農機具15臺(套),推進了老區村農機化進程。為老區村修建鋼混結構橋梁一座,方便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
這個縣還圍繞老區公益民生上項目,提昇老區群眾的生活質量。為地域偏僻的老區村通河村建立了微波數字電視中轉站,並減半收取數字電視初裝費,增加了老區村數字電視入戶率;為德勝鄉榮花村和民政鄉保安村兩個老區村打4眼深水井,解決人畜飲水問題,使8個自然屯500多戶村民吃上了安全潔淨的自來水;為宏偉等4個老區村修建了衛生所和休閑廣場,方便了老區群眾就醫,活躍了文體生活;優先為老區保安村42戶村民改造了泥草房,農戶享受21萬元政策補貼。
圍繞老區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這個縣老促會協調相關部門開展了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為老區群眾送精神食糧。近年來,先後協調縣衛生局到老區村民政鄉保安村和昌盛鄉宏偉村進行義診活動,免費為群眾做B超、心電,無償送出價值9000多元藥品,就診400多人次。還協調縣文體局、文工團分別到老區村德勝鄉榮花村和昌盛鄉宏偉村進行慰問演出,觀眾人數2000多人;協調縣扶貧辦和農技中心,組織專家到榮花村進行種植業和養殖業科技講座,深受老區群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