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濱縣位於我省東北部黑龍江與松花江的匯流夾角地帶,是典型的農業縣份。這裡具有富足的農業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濃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等多種優勢。
2008年末,綏濱縣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東風,開展了『對比先進找差距、立足綏濱謀發展』活動,對縣情的重新定位,對發展戰略的重新調整,決定要充分利用好縣域的資源優勢,全面振興綏濱經濟,創造性地提出了大力實施『1357』工程、強力推進『五大戰略』的發展思路,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扣全黨抓經濟、全民抓招商、全區域上項目『一條主線』;突出工業新型化、城鎮特色化、農業產業化『三個方向』;實施兩江開發、煤炭攻堅、園區拉動、旅游帶動、城市昇級『五大戰略』;采取加快招商引資、大膽解放思想、規劃引領發展、優化發展環境、轉變工作作風、開發人纔資源、完善工作機制『七項措施』,努力打造『全省優質米稻之鄉』、『龍江淡水養魚之鄉』、『全省生態文明之鄉』和『北方古文化邊境旅游之鄉』,確保實現『一年起步、三年振興、五年跨越』的目標。總體目標是:『振興崛起,追趕跨越,總量倍增,位次前移』。到2013年,實現『雙二』目標,即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突破2億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在全省排名位次前移10位以上。
黨心民心齊聚,心齊氣順勁足。自綏濱縣『五大戰略』一『出爐』,綏濱縣乾部群眾就馬不停蹄地動起來了,一場『振興崛起,追趕跨越,總量倍增,位次前移』攻堅戰打響了。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3.1億元,同比增長22.3%,比2002年增長了123%;地方財政收入預計實現1.3億元,同比增長50%,比2002年增長了4.4倍;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預計實現10.14億元,同比增長40%,比2002年增長了9.2倍;招商引資額預計完成9.8億元,同比增長10%,比2002年增長了7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1%,比2002年增長了122%;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翻一番,比2002年增長了3.7倍,開創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新局面。特別是通過五年時間的不懈努力,成功爭取實施了總投資9.7億元的富綏松花江大橋項目,全縣百姓多年夢想終成現實,為今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緊抓經濟發展不放,扭住工業振興不松,2010年新建、續建重點項目17個,總投資達12.3億元,是綏濱縣歷史上落地工業項目最多的一年。通過大打一場種植業結構調整攻堅戰,綏濱縣用一年的時間,水稻種植面積增加了30萬畝,總面積達到70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58.3%,種植業結構調整速度史無前列。新增水稻面積佔鶴崗市新增面積近80%,佔全省地方計劃新增水稻面積近1/6。糧食總產達到12億斤,比去年翻了一番,農業發展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了省、市領導的好評。綏濱縣計劃再用一年的時間,新增水稻面積30萬畝,著力打造百萬畝水稻基地縣。通過實施『百日會戰』,成功打造了集北方民族風情、歷史文化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中國北方民族風情園,成為了黑龍江界江游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填補了綏濱縣沒有旅游景區的空白。多年來累計投資25億元,大力實施了200多項『利民工程』,有效解決了全縣人民的就醫難、就學難、吃水難等民生問題,切實提高了百姓生活水平。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憑借著敢為人先、鍥而不捨、戮力同心、圖強奮進的大橋精神,綏濱人定會以『誇父逐日』般的豪情壯志和『愚公移山』般的實乾精神推進『五大戰略』碩果滿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