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2010年依蘭縣工作綜述
2011-01-28 10:16:57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10年既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依蘭『衝刺全身十強縣』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2010年,依蘭縣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全縣GDP實現82.5億元,同比增長18%,增幅位居全市第二。財政收入實現8.1178億元,同比增長45.5%,排在全省第11位,全市第3位;一般預算收入實現4.2億元,同比增長34.4%,排在全省第8位,全市第3位。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實現61.7億元,同比增長42.5%。三次產業結構優化昇級,由2005年的30:27.3:42.7調整到29.3:28:42.7。榮膺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首屆建設創新型國家百強縣、中國十佳休閑宜居生態城市、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范縣、全國最具投資潛力開發區。

  項目牽動  提速發展  集聚跨越發展的優勢和能量

  2010年,依蘭縣確定了千萬元以上大項目101個,總投資額達478億元。當年開竣工59個,完成投資36.8億元,再創依蘭歷史新高。

  截至目前,投資1.5億元的甲醇吹除氣人工提取煤基天然氣和110千伏變電站項目完工投產,投資24.5億元的240萬噸豎井和60萬噸油頁岩煉油項目啟動建設,晨光電廠完成擴機增容技術改造一期工程,丹青河水庫前期工作逐步實施,並先後與國電黑龍江新能源公司、中核集團遼寧核電公司簽訂長江屯抽水蓄能電站和核電站開發框架協議。哈肇公路、依七公路開工建設,完成農村公路214.7公裡,哈佳鐵路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完成了火車站選址工作。太陽能光電產品生產加工項目、櫻桃谷肉鴨飼養加工農業產業化項目和天年藥業冠心保軟膠囊生產項目進展順利,計劃明年年初開工。

  在緊抓項目建設的同時,依蘭縣招商引資的步伐也越走越大。2010年成功引入中泰能源鑽井開采煤層氣、廣州立達爾萬壽菊加工、六和集團30萬噸飼料、蘇東木業等13個項目,其中超3000萬元項目7個,超億元項目6個,引資總額達30億元,創下了依蘭歷史最好水平。

  2010年,依蘭完成了開發區總體規劃修編,啟動編制起步區2平方公裡控詳規劃,擬擴區4平方公裡。依蘭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成為全省第二個進入審批審核程序的開發區。食品工業園區在櫻桃谷肉鴨屠宰加工、天晶米業新建、旺族光電項目完成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的逐步推動下已經日具規模。醫藥工業園區不斷壯大,年生產能力20億粒、產值2億元的天年藥業項目完成一期工程;力強藥業已經同哈藥六廠達成合作協議,啟動實施兩億貼橡膠膏劑生產項目。農機產業園實現了重點『破題』,被列入全省四個重點扶持農機產業園區,國際知名農機企業福田雷沃簽約入駐,項目總投資5億元,預計五年後產值可達100億元。

  2010年,依蘭農業農村經濟優化增效,糧食總產突破30億斤,提前完成新增10億斤糧食產能工程,跨入全國糧食大縣前50位行列。國家級森林培育現場會在依蘭縣召開,哈蜚村新農村建設經驗在全省大會上交流。在全省率先實現飲水安全全覆蓋。實施農業基礎工程13項,完成投資2.8億元。新農村建設投入資金8259萬元。爭取省投資金1億元,裝備現代化農機合作社10個。新建水稻集中育苗小區58個。建成畜牧規模養殖小區25個,新建櫻桃谷肉鴨規模養殖鴨捨300棟。工業經濟健康發展。全口徑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50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25億元,同比增長13.8%。全口徑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12.5億元,同比增長13.5%。煤化工骨乾企業快速復蘇,完成產值14億元,上繳稅金1.2億元。華潤雪花啤酒暢銷勢頭不減,全年預計實現產值1.7億元。風電產業實現產值5.6億元。哈飛轉向器廠、工業硅廠走出低谷,實現產值9400萬元。現代服務業凸顯活力。第三產業比重昇為三次產業之首。農村現代商品流通體系不斷完善,農家店發展到369個。旅游文化節慶活動精彩紛呈。啟動編制《依蘭縣旅游整體規劃》,完成千年歷史文化長廊主體工程和丹清河至四塊石旅游公路建設,依丹旅游公路二期進入收尾階段。

  改善民生  服務社會 大力提昇古城百姓的幸福指數

  2010年,依蘭縣全面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投入力度。投資3848萬元,新建寄宿制學校6所、2.5萬平方米,維修改造中小學校11所。繼續面向全國招錄教師、醫護、新聞工作人員202人。縣醫院新建項目開工奠基,愚公鄉衛生院交付使用,進一步加強了全縣衛生基礎條件。完成人民體育場主體工程建設,影劇院投入使用,開工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4個,完成三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全市保護名錄,促進了全縣文化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依蘭縣不斷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編織了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網絡。在全市縣級率先啟動在職職工住房公積金制度,城鄉低保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並逐年提高標准。將破產、困難企業職工全部納入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和職工年住院醫療費用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至2萬元和9萬元。集體企業超齡人員、『五七工』、『家屬工』相繼納入統籌范圍,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城鎮全覆蓋。在全市率先啟動新農保試點工作,參保人數達到 13.6萬人,其中2.6萬名60周歲以上農村居民不用繳費每人年領取養老金660元。大力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整合農村敬老院資源,300名五保老人實現集中供養。全年共資助低保對象、殘疾人、農村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等15394人參保參合。爭取再就業資金2048萬元,安置就業359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以內。將1700戶低保家庭和無房困難家庭納入廉租房住房補貼范圍,新建廉租房2棟、8162平方米。改造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100戶,發放殘疾人輪椅300輛、盲杖1000根,需配率均達到100%。

  據統計,2010年依蘭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完成22.5億元,比2005年增長149.8%,年均增長2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實現14464元,比2005年增長155.5%,年均增長20.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實現8304元,比2005年增長99.8%,年均增長14.8%,全面提昇了依蘭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榮膺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縣、全省衛生城市建設先進縣和全省科普示范縣三項殊榮。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