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通河縣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2011-01-28 10:19:07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10年,通河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創新強縣建設工作思路,用強縣建設目標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自我加壓,負重前行,攻堅克難,艱苦創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經濟發展大幅提速。與上年相比,預計縣域生產總值37.1億元,增長15.3%(按可比價計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6億元,增長40%;全口徑財政收入2.38億元,增長83.3%,首次突破兩億元大關;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4億元,增長61.8%,首次突破億元大關;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8億元,增長2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7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11元,分別增長14.7%、14.5%。

      ——招商引資實現突破。東方集團稻谷加工、百家得冷飲、櫻桃谷肉鴨、鑫瑪集團熱電聯產等項目相繼落戶通河,全年共引進項目16個,協議資金25.3億元,到位資金14.3億元,其中生產加工型項目9個,協議資金18.3億元,到位資金7.3億元。工業園區初見雛形,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工業示范基地,規劃核心面積4.2平方公裡,完成征地28.5萬平方米,存明木業木制品精深加工、百家得冷飲、鑫瑪集團熱電聯產、寶通石英開發等4個項目已經入園,東方集團稻谷加工、櫻桃谷肉鴨加工、高純石英砂和石英坩堝等3個項目簽約即將入園,項目總投資9億元,達產後年可實現產值25.5億元。

  ——城市建設快速挺進。城市棚戶區改造面積20萬平方米,超過前六年總和,房建工程開工87萬平方米,竣工40萬平方米;投資7096萬元完成污水處理廠及排水管網配套建設主體工程和設備安裝;投資4400萬元的城鎮給水擴建項目完成主體工程;投資4000萬元推進東城口、北城口改造工程;投資1300萬元完成中心停車場建設;投資1000萬元完成城區主街舊樓體立面改造12棟、2.23萬平方米;投資500萬元完成城市綠化、亮化昇級工程;啟動投資3000萬元的建民路改造工程、投資4000萬元的岔林湖公園擴建和文化公園建設工程。創建『三優』文明城市示范縣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新農村建設再創佳績。糧食總產實現12.9億斤,增長15.2%,獲得有機水稻生產基地和有機水稻加工認證;建設櫻桃谷肉鴨養殖小區10個、鴨捨81棟,年飼養能力300萬只以上,已出欄商品鴨63萬只;投資2.3億元,改造泥草房2895戶、21.7萬平方米,全縣累計改造泥草房9395戶、77.3萬平方米,泥草房比重下降到17.9%;投資2700萬元完成67.8公裡農村公路、村內道路硬化和三座農村公路橋建設,通暢公路通鄉通村率達到100%,道路硬化工程村達到91.5%;投資626萬元完成2座大型沼氣工程建設,沼氣入戶360戶;投資323萬元新建改建『三位一體』村級辦公室34個、5100平方米,村有辦公室率達100%;投資186萬元完成石砌排水明溝1.88萬米、鐵柵欄6000米改造;投資3100萬元完成濃河、創業、通河鎮北3座輸變電站建設;投資2700萬元完成2.9萬畝富林鄉三寶村基本農田土地整理;投資1100萬元完成智能化水稻育苗園區建設;投資600萬元完成1.8萬畝西北河低產田改造;投資500萬元完成二站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啟動投資1.6億元的太陽溝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和投資2000萬元的濃河糧庫倉儲擴建項目;投資750萬元完成『三北四期』造林1.5萬畝;投資700萬元新建水稻大棚小區45個、2750棟,全縣水稻大棚小區總數達到126個,大棚達到3.2萬棟,水稻大棚育秧面積達到85%。

      ——旅游開發領域拓展。在完善鏵子山景區建設的同時,轉入開闢和建設岔林河漂流景區。引資3000萬元,建設7000平方米鏵子山景區游客接待中心;投資1500萬元,完成岔林河漂流景區服務區8000平方米主體工程建設。

      ——民生工程碩果紛呈。投資1.8億元的哈肇公路通河過境東段二級路面建設基本完工並通車;投資2750萬元完成博物館和人民體育場建設;投資2300萬元完成縣職教中心教學樓、縣衛生服務中心、法院審判庭、助殘就業一條街和鄉鎮衛生院、計生服務站、派出所、客運站等工程建設;投資1400萬元完成電力調度指揮中心建設;投資670萬元完成城域有線電視網絡改造昇級;投資460萬元完成樺樹敬老服務中心建設,投資480萬元的祥順敬老服務中心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投資2億元的鑫瑪集團熱電聯產項目開工建設,設計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投資3150萬元的縣中醫院新建、縣保健院和縣醫院擴建工程開工建設;投入3045萬元將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納入醫保,投入800萬元落實『五七工、家屬工』納入社保,養老、工傷、醫療、失業等各項保險參保人數達7.7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8%,受益率達36.4%。

      ——穩定局面日趨牢固。疑難復雜的群體性事件得到妥善處理,信訪、越級訪總量全市最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技防水平提高,群眾對社會治安狀況滿意率達到95%以上,中央電視臺『平安中國』欄目對我縣維穩工作做了專題報道。

  如今,通河縣正站在歷史的新起點,瞄准強縣的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中央和省、市重大決策為指針,強力實施招商引資牽動工程、城市建設帶動工程、新農村建設互動工程、民生建設聯動工程,著力打造有機食品基地、能源開發重地、礦產加工高地、生態旅游勝地,自我加壓,負重前行,艱苦創業,大乾快上,努力實現工業增長大幅提速,經濟總量大幅提昇,財政收入、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把通河建設成為興安嶺下綠洲、松花江畔明珠、統籌發展強縣、區域中心城市。

  未來的通河將更加美好、更加絢麗、更加燦爛、更加輝煌!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