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新華網]黑龍江伊春9萬戶林區群眾將受益棚改喜遷新居
2011-01-26 07:17: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1月25日電(記者 劉景洋)黑龍江省伊春市把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將其與生態移民、燒柴改革、小城鎮建設、創建國家級衛生城等重點工程緊密結合,一改小興安嶺林區60餘年建設欠賬形成的艱苦條件,實現了改善民生與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多贏。去年開工棚戶區改造建設394萬平方米,預計9萬戶林區群眾將從中受益。

  伊春市位於小興安嶺腹地,是我國最早開發建設的國有林區和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開發建設至今,共為國家建設輸送商品材2.4億立方米,累計上繳利稅、育林基金超過60億元。但長期以來,林區開發建設堅持『先生產、後生活』的方式,基礎設施欠賬嚴重,林區群眾生活條件十分艱苦。

  2008年11月,國家安排1.5億元率先在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的國有林區啟動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工程試點。2009年,國家在擴大內需增加投資中專項安排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投資22億元,在全國9個省區的重點國有森工局全面啟動棚戶區改造。

  受益於棚改政策,伊春市美溪區樺皮羌子林場居民李淑華去年住上了樓房。這個區將棚改與生態移民結合,先後撤並5個林場所和2個自然屯,以降低人類生活對森林生態環境的影響,包括李淑華在內的1500多人搬到美溪區過上了城鎮生活。

  李淑華告訴記者,過去住的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風。每到冬天,撿柴劈柴燒爐子,天天弄得灰頭土臉。如今住上新樓,寬敞明亮,不用挑水、燒爐子,孩子上學、老人看病也都方便了。平時她在建築工地做飯,丈夫在工地乾活,一夏天掙了14000多元,春秋還能上山采點野菜,增加收入。她說:『現在沒事我願意去廣場扭大秧歌,鍛煉身體,乾啥心勁兒都足。』

  據伊春市建設局副局長李志敏介紹,該市去年開工棚戶區改造建設394萬平方米,新建廉租住房8875套,改造農村泥草房2100戶,預計9萬戶居民將從中受益喜遷新居,目前已有6萬多戶順利回遷。

  據了解,當地棚改還配合燒柴改革,摒棄過去取暖、做飯燒木材的習慣,利用林下剩餘物開發生物質炭、氣、油聯產綜合利用項目,滿足林場統一供暖供氣、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每年還可少消耗木材40多萬立方米。政府還綜合運用各項優惠政策投入棚改,從深山區林場撤下來的職工有的只花不到1萬元就入住新居。

  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近日聯合公布《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2010-2020年)》。未來10年,黑龍江大小興安嶺林區將全面停止主伐,開始從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保護生態為主的轉變,並著力改善民生,走出一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林區可持續發展之路。

  伊春市市長王愛文說,伊春市將棚戶區改造當做『一號民生工程』推進,棚改房設計風格、建設標准,連同相關道路改造等均在伊春建設世界級森林城市的構架內。今年,伊春市還將繼續推進300萬平方米棚改項目建設,並以此為契機,引領伊春走出一條以人為本、親近自然、布局合理、風格獨特的現代化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之路。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