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6日訊 學位缺口8萬,冰城娃娃入園何時不再難?公交優先,如何讓百姓有尊嚴地出行?居家養老,能否有專職生活服務員?……今年兩年期間,本報將繼續關注冰城百姓的難事、急事,會上對話委員、代表,會下踏查民情,采訪權威部門、資深專家。我們將首次推出兩會『全媒體報道』,在紙上深度解析的同時,以網上視頻的方式播出采訪全程,替百姓直言,為政府獻策。
入園難、入公辦園更難,需要比拼關系、整宿排隊、花『天價』……眼下,『入園大戰』愈演愈烈,已成為無數冰城人的『揪心事』。讓冰城的娃娃們接受優質的學前教育,關乎著百萬冰城人的切身利益,這也成為今年兩會上委員、代表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公辦園數量銳減
『入園難,難過上大學』,市政協常委李榮煥形象地說,近兩年『倒金字塔』的形成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問題,歸根結底是公辦幼兒園數量不足,難以滿足百姓對優質學前教育的渴求。
據記者調查,哈市公辦幼兒園『屈指可數』,市教育局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市八區共有各級各類幼兒園850所,其中公辦園112所(含財政撥款幼兒園32所,企事業辦園80所),公辦園僅佔市區幼兒園總數的13.2%。
與10年前相比,在幼兒園總數基本持平的情況下,1990年城區公辦園有387所,佔市區幼兒園總數的44.5%,10年間,哈市公辦園數量銳減275所,所佔比重下降18.5%。
據調查,隨2007年出生的『金豬寶寶』、2008年出生的『奧運寶寶』陸續開始入園及全國性的生育高峰到來,我市適齡入園兒童出現猛增。
公辦園銳減與適齡孩子增加,造成我市入園難矛盾突出。
入園貴與條件差
『入園貴,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市政協委員董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今好點兒的民辦幼兒園一個月費用在2000元至3000元,在擠不進去公辦園又沒那麼多錢進好的民辦幼兒園的情況下,很多家長無奈地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幼兒園,甚至入『黑園』。
據記者調查,目前我市3至5歲適齡兒童學前教育學位缺口約8萬人。其中,城市3.7萬人,農村4.3萬人。由於公辦園數量的逐年減少,強大的社會需求使數量眾多的民辦園應運而生。
市教育部門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市市區內民辦幼兒園738所,在園幼兒近2萬人。其中已取得辦園許可證的僅349所,389所因食堂面積不達標(不夠30平方米)未取得辦園登記注冊證。此外,全市還存在著近300所民辦家居式『黑園』,在園幼兒近6000人。這些『黑園』因未經審批、辦園條件差、教師無資質,其安全狀況令人擔懮。
入園貴與條件差,造成家長對優質教育的更加渴求與幼兒教育發展上的日趨失衡。
幼教投入明顯不足
市政協委員韓義華在提案中明確提出,學前教育投入不足,導致優質資源短缺,未能滿足廣大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據記者調查,與中小學教育財政投入相比,目前我市幼教投入明顯不足。2009年哈市財政幼教專項經費是100萬元,與上海每年4億元、同級城市沈陽每年1500萬元的投入相比,相距甚遠。
目前我市在崗幼兒教師共11184人,其中公辦教師4014人,聘任教師7170人。與此同時,市區公辦園中享受財政開支的在崗教師1788人,正式編制僅918人。以上數據表明,我市幼兒園除了在資金上投入不足外,師資投入更顯單薄,有資歷、有能力的公辦教師少,幼兒教師待遇偏低,學前教育師資發展滯後。
投入不足與師資發展滯後,造成學前教育硬件與軟件雙不達標。
優先發展公辦幼兒園
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教育部門未來3年將把幼兒園建設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優先發展公辦幼兒園。
我市『十二五』教育規劃中提出,到2012年,城市要基本普及學前3年教育,並向0至3歲早期教育延伸,這是我市首次明確地將『學前教育』納入全市教育發展總體戰略。
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要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依據全市人口發展預期,制定公辦幼兒園發展的時間表,明確公辦幼兒園在園率佔整個入園率的比重。抓住中小學校網點調整的契機,把閑置的校捨優先用於開辦公辦幼兒園。城區要將公辦幼兒園納入學校布局規劃,逐步擴大公辦幼兒園比例。
加大財政投入扶持民辦園
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積極扶持企事業單位開幼兒園。對開辦好的現有事業辦幼兒園,可以采取以獎代撥的方式,從財政幼兒教育經費中拿出一定數額,予以扶持。對企業開辦幼兒園的,對其投入的經費,參照企業捐助公益事業等方面的政策,在稅收上予以優惠,調動企業辦園的積極性。
同時,哈市財政幼教專項經費每年拿出一定資金用於獎勵改善辦園條件成效顯著、成績突出的民辦幼兒園。
樹立品牌加強師資培訓
道裡區教育局局長張玉華表示,該區正在積極探索通過建設優質公辦園分園,公辦園引辦、帶辦等方法實現學前教育大發展,效果很好。
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把調整出的師資和編制,優先用於開辦公辦幼兒園。利用新建小區配套建設的幼兒園,積極新建公辦幼兒園。保證幼兒園教師編制,落實幼兒教師待遇,進一步加強對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形成一支由名優教師引領的幼兒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