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全省工業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 主營業務收入資產總額破萬億
2011-01-27 08:19:4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魏林 官英敏 王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記者從省工信委獲悉,截至『十一五』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和資產總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實現了翻番。主營業務收入繼2006、2007、2008年連續3年跨越5000、6000、7000億元臺階後,2010年再上萬億元臺階,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工業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0406億元,是2005年的2.1倍。

  『十一五』期間,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增加值1.58萬億元,比『十五』翻了一番;繼2008年增加值躍上3000億元臺階後,2010年實現增加值再上4000億元臺階,實現了新的突破。『十一五』期間實現利稅9000億元,利潤5851億元,分別是『十五』的1.8倍和1.7倍。規模以上企業由『十五』末的2723戶增加到『十一五』末的4895戶;年主營業務收入50億元以上的企業由10戶增加到20戶,年主營業務收入10億元以上的企業由40戶增加到100戶。裝備、石化、食品、醫藥、林木、冶金、建材等重點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均實現了翻番。到『十一五』末,地方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等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了翻番,利潤實現了翻兩番,佔全省工業的比重達到55%、28%和29%,分別比『十五』末提高了21、16和23個百分點。全省工業經濟總量躍上了新臺階。

  工業運行保障能力穩步提高。『十一五』時期,省工信委加大了對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運行調控,加強煤電油運氣的協調保障工作,積極開展融資擔保服務,確保了『十一五』目標的完成。煤炭產量穩定在1億噸水平;發電裝機接近2000萬千瓦,比『十五』末增長60%;累計完成鐵路貨運量8.2億噸,比『十五』增加15%。『十一五』期間,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累計為12000家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總額達565億元,首期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成功,20多戶中小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實現上市。

  結構調整昇級成效顯著。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能,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促進了結構優化昇級。輕工業產值比重由2005年的17.86%提高到25%以上,制造業增加值比重將達到40%左右,比『十五』末提高12個百分點,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1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非公經濟所佔比重5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地方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佔全省的比重分別達到55%、28%和29%,比『十五』末提高了21、16和23個百分點,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煉鐵、煉鋼、電解鋁、鐵合金、焦炭、玻璃、造紙、水泥、酒精、味精、檸檬酸11個行業全部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淘汰落後產能的任務目標。

  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已達111家,其中國家級10家。1.5萬噸水壓機、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重型數控機床、大型電站空冷系統等一批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創新成果享譽國內外,哈飛、東安、東輕等為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器及嫦娥探月工程提供重要部件,汽車、發動機、航空產品等基本形成系列,『龍江制造』地位顯著提昇。

  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制定出臺了《省政府關於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含金量較高的扶持政策,推進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健全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省級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達到59個,指導建立了26個公共服務平臺,400戶成長型中小企業得到較快發展,形成了涵蓋13個市(地)、農墾、82個縣(區)及270個骨乾企業的中小企業信息網絡體系。預計到2010年底,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可實現4900億元,5年邁出三大步,連續跨越3個千億元臺階,比『十五』末增長1.5倍,年均增長20.3%,佔全省經濟總量的比重由『十五』末的35.3%提高到49%。

  工業節能降耗成效明顯。組織實施全省工業節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我省列入國家千家企業節能行動計劃的25戶企業累計實現節能量550萬噸標准煤,完成『十一五』目標計劃的154%。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下降25%的節能目標,2010年預計同比下降6%左右,5年累計降幅超過30%。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