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7日訊 時值寒假,一年級小學生都放假回家,而和他們一同回家的還有『小豆包』的家長們,部分家長寒假辭職專心照顧孩子,他們一方面為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查缺補漏,一方面想要重新融洽與孩子的關系,這已成為今年寒假一些雙職工家庭的新過法。
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盡管孩子纔上一年級,但孩子剛剛起步的挫敗感讓整個家庭始料未及。孩子學什麼都比同學『慢半拍』,老師剛提到的知識點再問他,根本不記得。為此老師多次找家長也沒見起色。現在正好放寒假,張女士和丈夫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就是要張女士辭職在家專心給孩子安排『惡補』計劃。『雖然工作沒了可惜,家裡收入也隨之少了,但考慮到孩子正是打基礎的時候,現在跟不上以後就更難追上了。』張女士表示。
梁女士的兒子非常淘氣,不愛學習還總動『小心眼』,前段時間課堂測驗她的兒子答不出題,竟搶同桌答完的卷子,寫上自己名字交給老師,惹得同桌哇哇大哭。梁女士每次去接兒子,都要遭到『告狀』。經歷了一個學期的學習後,梁女士覺察到兒子和自己的關系明顯惡化了。『我突然發現是我教育方法不好,這個假期應該多陪孩子,重新融洽我們的關系。』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孩子還不適應從幼兒園到學校的角色轉換,上課溜號、搞小動作,常常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知識背完就忘現象不在少數,而這直接反映出來的就是成績不好。面對孩子的不適應,多數家長則顯得無所適從。有的家長過於緊張整天對孩子『河東獅吼』,有的則認為孩子年紀小過於放任,到了第一學期結束不是親子關系惡化就是孩子成績滑坡,這時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家長開始考慮犧牲工作,利用假期培養親情、給孩子補課。
對此,黑龍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曲文勇表示,家長辭職在家要做好心態調整,做全職太太後一門心思撲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上,若處理不好,反而容易給孩子帶來更大壓力。孩子第一個假期該如何安排?專家建議,家長和孩子應該共同梳理這個學期孩子的進步和不足,然後根據這個情況來策劃寒假活動。同時家長也可安排一些體育游戲,促使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更親密、和諧。不論是上補習班還是娛樂,都應首先征求孩子意見,切忌家長一手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