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鶴崗1月27日訊 網絡的普及應用讓春節這個傳統節日似乎多了許多時尚的味道。一些忙碌的上班族為了免於在商場裡擠來擠去,紛紛選擇坐在電腦前,輕輕一點鼠標,將需要的年貨『一網打盡』。省力、方便的同時,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網上購物多為異地購物,陷阱多、維權難,因此要多個心眼兒,掌握相應的網購方法。
足不出戶網上購年貨
機關工作的常女士算得上是位『十足』的網購熱衷者,平時大到一些家用電器,小到女人喜歡的小飾品,她都習慣到網上去『淘』。用她的話說,一段時間要是不到網上買點什麼,心裡就癢癢。臨近春節,許多網店都開闢了年貨網站,琳琅滿目的禮盒、糖果、酒水、土特產等應有盡有,常女士對記者說,每年春節前,超市和商場都擁擠的不得了,每次逛完商場,都累得腰疼、腳疼,而在網上購買年貨,都是送貨上門,坐在家裡就能辦到年貨,省心又省力,多方便呀。
而從事教育工作的方老師則特別喜歡在網上郵購一些服裝及家居日用品,由於教學工作比較忙碌,也沒時間逛商場,趕上過節了,購物的人又特別多,索性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她和幾位同事打開了電腦,在網上一頓搜索,最終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總共訂購了十餘套床上用品。方女士笑著告訴記者,像這樣購年貨,不但輕松,而且每套床罩都比市場上便宜,很劃算的。
網購投訴呈上昇趨勢
網上購年貨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省力又快捷,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確實是十分便捷,但同時,各種消費糾紛也隨之增多。記者從市工商12315申訴舉報中心獲悉,作為一個新的投訴熱點,網購糾紛近兩年有所上昇。
據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市場治理導向失控,網絡商家從業人員良莠不齊,虛假偽劣商品充斥市場的影響,讓這個新興行業飽受各方質疑。主要表現為誠信缺失,該類廣告以名人及虛假的權威並通過一些攝像的技術處理來欺騙、蒙敝了消費者,並且產品價格明顯高於商品價值。商品質量和售後服務沒有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異地購物、提供的公司地址是虛假的等因素,給消費維權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網購要注意消費安全
網上購物的發展讓更多的人體驗到這種快捷、便利的購物方式,也讓很多市民網購的熱情不斷高漲。
工商部門提醒熱衷於網購的消費者,如果通過網上購買年貨,最好到一些知名的大網站上購買。此外,購買前最好到附近的超市或商場去看一下實物,並與網上的東西作比較,然後再確定買不買。服裝最好是到商場裡試好之後,再把型號發過去,以免造成退貨時的麻煩,給自己造成損失。最後切記要及時索取並保存好購物憑證以備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