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祥臣和他的『愛心賬本』。
老漢無力供兒上學
據那祥臣介紹,1999年夏天,他的兒子那岩如願考入衛生學校檢驗學專業,全家人面對學費卻一籌莫展。妻子孟慶雲患有類風濕,手腳骨骼變形,喪失勞動能力多年,三等殘廢的那祥臣靠拾荒維持全家生計。夫妻倆自身體弱多病,一年近萬元的學費和生活費讓懂事的那岩望而卻步。
電話結緣好心民警
那祥臣說,有一次他撥通尚志派出所的電話諮詢事情,民警王皎接聽了電話。諮詢完事情後,他無奈地向王皎講述了自己愁事。沒過兩天,王皎敲開了那祥臣家的大門。王皎多次前往衛生學校找到校長,為那岩申請到了學費減半的政策。
入學當天,王皎為那岩繳納了其餘的學費,存足飯錢、整理衣物、布置寢室。擔心從農村初進城市的那岩自卑寂寞,王姣經常來校陪那岩吃飯、聊天。每逢佳節,王皎還將衣物、被褥、水果、大米、日用品等送到那祥臣家中,一送就是12年。
12年後好人『曝光』
去年元旦,那岩5歲的兒子得了急性腦炎。全家將孩子送到兒童醫院後被告知孩子有生命危險,5000元的住院押金讓他們犯了愁。無奈那祥臣撥通了王皎的電話。得知這一情況後,王皎連夜送來4000元。
今年1月20日,那祥臣提著兩大袋黏豆包來到王皎的工作單位。那祥臣老淚縱橫地握住王皎的手:『妹子,你別嫌東西寒酸,12年恩情我實在沒法報答!』直到此時,王皎的同事纔知道王皎12年來默默資助關心那老漢全家的事情。
王皎告訴記者,她從未向家人和同事透露資助那老漢的事情,她打心眼裡就是想幫那老漢,夫妻身殘志堅實在不易。她深信,只要每個人都奉獻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愛心,所有遇到困難的人都能渡過難關。
昨天,道裡區榆樹鎮前榆村56歲的那祥臣老漢帶著一本厚厚的記賬本來到本報,上面詳細記錄著非親非故的王皎12年來給予他的財物:『1999年7月24日200元錢和兩本英漢詞典,2000年2月22日1000元學費,2001年9月23一箱苹果、一盒月餅、一箱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