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冰雪運動前瞻:人纔資源巨大顯優勢
2011-02-11 14:30:51 來源:牡丹江日報  作者:張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牡丹江2月11日訊 在剛剛閉幕的第七屆亞冬會上,牡丹江籍短道速滑運動員劉秋宏憑借雄厚的實力,勇奪女子短道速滑500米項目金牌,讓所有家鄉人為之振奮和驕傲。多年來,有著豐富冰雪自然資源的牡丹江,曾先後孕育出許多冰雪運動項目的優秀人纔,其中既有馳騁賽場的世界級名將,也有培養出眾多優秀運動員的知名教練。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中很多人後來又回到牡丹江,繼續為家鄉體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纔智。

  從雪城走出的牡丹江軍團

  據了解,從1985年展煥麗為中國奪得第一個世界大冬會冠軍以來,從牡丹江『走出去』的運動員,共贏得世界級冬季體育比賽金牌30餘枚。

  『牡丹江可以稱得上是中國速滑運動的搖籃,曾培養出很多優秀的本土運動員。』市冬季運動項目訓練管理中心主任矯林說,牡丹江的速滑運動在全國都很有名氣,曾為國家隊輸送過很多優秀的運動員。早在1963年,牡丹江速滑運動員王淑媛,就曾在世界速滑錦標賽上獲得過女子1000米的亞軍。除王淑媛外,當時牡丹江還先後向國家輸送了李明、朴英淑等多位速滑名將。1980年,中國代表團首次參加冬奧會時,曾獲得全國冠軍的牡丹江速滑運動員李虎春,代表中國與世界各地頂級選手同場競技。此後,牡丹江又陸續培養出展煥麗、李琰、劉英寶、王曼麗、馬延君等多位世界冠軍。

  1985年,牡丹江運動員展煥麗在第12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上獲得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冠軍,為中國贏得了第一枚世界大冬會金牌;1988年,在加拿大冬奧會上,牡丹江運動員李琰勇奪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表演項目)金牌,並兩次打破世界紀錄,被稱為『中國蛟龍』;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上,李琰獲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銀牌,這是中國短道速滑第一枚奧運獎牌;1992年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李琰獲得500米、1000米兩枚金牌;在2002至2003賽季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中,牡丹江運動員劉英寶和隊友李佳軍、郭偉、李野密切配合,勇奪男團冠軍;在2003至2004國際滑聯世界杯速滑賽中,牡丹江運動員王曼麗以900分的總成績奪得世界杯女子500米總冠軍,並榮獲國際滑聯獎勵的『金冰刀』,成為繼葉喬波之後中國又一位獲此殊榮的速滑運動員;2004年3月,在韓國舉行的世界速度滑冰單項錦標賽上,王曼麗奪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金牌;在2008至2009賽季短道速滑世界杯比賽中,牡丹江運動員劉秋宏在四站比賽中獲得四項冠軍,成長為中國短道速滑隊的絕對主力;在2009年哈爾濱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上,劉秋宏連奪3枚金牌,成為大冬會『三冠王』……隨著牡丹江運動員在世界重量級比賽中屢屢摘金奪銀,牡丹江軍團已經成為中國速滑領域不可小覷的力量。

  不僅是冰上競技項目,牡丹江培養出的運動員在歐美強國稱霸的雪上競技項目中也有上乘表現。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牡丹江運動員韓曉鵬在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賽中奪得冠軍,實現了中國運動員冬奧會雪上項目零的突破;同屆冬奧會上,牡丹江運動員李妮娜獲得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賽亞軍;自2004年年底以來,李妮娜在世界杯系列賽中六次奪得分站賽冠軍,並在賽季結束後以高出第二名將近400分的絕對優勢奪得世界杯總冠軍,成為我國自由式滑雪項目第一個世界杯總決賽冠軍,第一個獲得空中技巧世界排名第一的運動員。

  返回家鄉執教的知名教練

  人們常說,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中國短道速滑女隊在李琰的帶領下,王濛、周洋等老將和新秀的成績突飛猛進,並在溫哥華冬奧會上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李琰是從牡丹江走出去的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目前在國家隊擔任主教練。此前,她曾先後執教斯洛伐克隊和美國隊,是美國隊著名選手阿波羅都靈冬奧會奪冠時的金牌教練。回國後,李琰帶回了世界先進的訓練理念,並大膽提攜有潛質的年輕選手。去年4月,她回家鄉牡丹江探親時曾表示,只有青少年的水平上去了,基礎打牢了,整體的競技水平纔會提高。她希望家鄉能繼續培養優秀的小運動員,讓國家短道速滑隊裡出現越來越多家鄉人的身影。

  牡丹江之所以被稱為中國速滑運動的搖籃,不僅是因為出了很多優秀運動員,而且還擁有多位發現和培養優秀人纔的『伯樂』。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培養出李琰的著名教練丁自來,目前仍然在我市執教,為發掘和培養本土人纔辛勤地工作著。丁自來是中國第一任短道速滑教練,被譽為『短道速滑之父』。在40多年的執教生涯裡,他曾先後培養出包括李琰、展煥麗、李虎春、王偉、秦兆偉、劉秋宏等優秀速滑運動員在內的100多名運動員,帶出的弟子曾27次打破亞洲紀錄,10次打破世界紀錄。

  此外,展煥麗、劉英寶等速滑名將,也紛紛回到家鄉牡丹江,在市冬季運動項目訓練管理中心擔任教練員。目前,他們正帶領著牡丹江的小運動員們每天堅持刻苦訓練,努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冰上運動人纔。記者還了解到,曾培養出王曼麗的著名教練謝天,從國家隊退休後,也於兩個月前從北京回到牡丹江執教。這些優秀的教練員,是發掘和培養冰雪運動人纔的『伯樂』。他們的存在,為我市冰雪運動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纔保障。

  新生力量帶來的新希望

  據了解,目前我市共有兩支速滑專業隊,分別是短道速滑隊和大跑道速滑隊,各有專業運動員20名;此外還有一支越野滑雪少年隊,隊員人數為20名。市冬季運動項目訓練管理中心主任矯林告訴記者,為備戰省運會及為國家隊培養奧運人纔,充實我市冰上項目的後備人纔基礎,我市體育部門已初步形成人纔編制改革方案,擬將專業隊的編制由40個縮減為20個,將半專業隊的編制由50個增加到70個。

  應該說,體育部門正在為我市冰雪運動發展付出努力。但我們也遺憾地看到,在兩支代表著我市速滑運動水平的專業隊伍中,牡丹江本土隊員只佔少數,大部分隊員則來自吉林、遼寧、哈爾濱、七臺河、佳木斯、黑河等外省市。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群眾基礎的逐步喪失,應該是主要原因之一。很多50歲以上的市民可能都有這樣的童年記憶,每到冬天,幾乎每所中小學的校園裡都會澆出一塊或大或小的冰場,孩子們冬天最主要的娛樂活動就是滑冰。可如今,盡管我市相關部門出臺了補貼政策予以鼓勵,但市區澆建冰場的中小學仍然寥寥無幾。目前,冬季滑冰活動堅持和開展得比較好的只有朝中、朝小等為數不多的幾所學校。而市區內可供市民免費滑冰的開放性公共滑冰場同樣明顯萎縮,目前已不足10處。缺少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導致我市專業運動員的選拔面越來越窄,甚至不得不先忽略選拔對象是否具有專業潛能,而是單純從孩子的身體素質來考量。

  值得高興的是,隨著市滑冰館的建成,在那裡學習滑冰的孩子逐漸多了起來,讓我市的體育工作者們又看到了新希望。目前,在市滑冰館學習速滑的孩子有近200人,學習花樣滑冰的孩子也有10餘人。由此看來,如果我市能夠繼續加大對相關設施的建設和投入,努力挖掘和培養出新一代的本土世界級冰雪運動健將,相信一定會對提昇我市的知名度,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