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雙鴨山2月16日訊 這個春節對於家住寶清縣夾信子鎮頭道村村民王巍來說,可是特別不一樣,開著剛剛買的新車回家過年讓村裡的人羡慕不已。去年,王巍種植了6?黏水稻,並與寶清縣五芳齋米業簽訂了訂單,以每斤1.9元的價格售出,純收入20多萬元。手裡有了錢,他就花了11萬多元買了這臺豐田豐范小汽車。他告訴記者,現在家裡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過年和平時吃的幾乎都是一樣。他對未來也充滿了信心,他說,希望在黨的好政策的帶領下,在未來五年裡,要像城裡人一樣住上樓房。
過去的五年裡,我市的農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市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61.8億元,同比增長5.2%。畜牧業產值實現36億元,同比增長12.5%。轉移農村勞動力13.2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6.05億元。糧食生產能力大幅提高。全市糧食生產連續三年實現增收,2008年達到194.2萬噸,分別比2002年和1978年增長2.85倍和185.7倍,創歷史最好水平。農民增收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5479元,分別比2002年和1978年增長1.65倍和60倍,絕對值連續兩年超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同時,各項支農惠農力度明顯加大,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各級財政和金融部門支農力度大,累計資金投入達85億元。我市為確保糧食高產穩產,堅持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把糧食總量的增長奠定在依靠科技進步的基礎上,全市整合人、財、力資源,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和農業標准化提檔昇級活動。積極選用優良品種,大力推廣玉米、水稻等四大糧食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和農業標准化生產技術,農業標准化栽培率達到90%。2009年,我市落實了國家級大豆、玉米和省級水稻高產創建任務8個,通過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全市農業生產水平得到全面提昇。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在回顧過去五年我市農業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市已確定了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以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為重點,圍繞『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區建設,深入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村制度建設和創新,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建設糧食生產、畜牧生產大市和農產品加工大市,率先在全省實現千億斤的糧食產出能力;率先在全省實現農民人均收入翻一番,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兩個率先』目標,實現我市農村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和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