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記者從省水產局了解到,今年我省將著力建設池塘養魚高產高效示范區,重點解決大中水面利用率低等問題,以盡快把我省水域資源優勢變成漁業經濟優勢,為『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
2011年,全省水產健康養殖示范面積要達到200萬畝,無公害水產品養殖認定面積要達到450萬畝;到2015年,全省水產健康養殖示范面積達到300萬畝,無公害水產品養殖認定面積達到600萬畝,把我省建設成為無公害、綠色水產品生產基地。
為推進水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我省將采取多種措施大力提倡在江河等自然水域的緩流處和江汊設置網箱開發養魚;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湖泊、水庫養魚設施,大幅度增加魚苗、魚種投放量,並采取網箱、網攔等集約化養魚措施,提高養魚產量;開發宜漁坑塘、低窪地和小型水面,通過投工投資,整修堤壩,建設精養高產池塘。到2015年,全省要新增加養魚水面280萬畝以上。
2011年,我省將繼續以撫遠縣為重點,以鱘鰉魚為主要養殖品種,建設網箱養魚高產高效示范區,推動全省網箱養魚發展;以密山、肇東為重點,建設池塘養魚高產高效示范區,進一步普及推廣顆粒飼料馴化養魚高產技術,不斷提高增氧機、自動投餌機等漁業機械的裝備水平,推動設施漁業加快發展。
同時,高標准建設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帶。在重點建設肇東市澇州鎮、五常市沙河子鎮、巴彥縣少凌魚種場及呈祥水產良種繁育基地等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帶的基礎上,提高示范帶標准化生產水平,示范引導全省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區)建設,全面推進水產健康養殖發展。全力打造優質江(湖)魚生產基地。以撫遠、同江、黑河、虎林、杜蒙、呼瑪、興凱湖、鏡泊湖為重點,在全省選擇20個縣,發展適應北方高寒地區養殖特點、拉動力強的鱘鰉魚、大白魚、懷頭?和黃顙魚等特色品種的規模養殖。
2011年,全省以地產名貴優質魚類為主的名特優魚類養殖面積達到280萬畝,同比增長7.4%;2015年,名特優魚類養殖面積達到400萬畝,比2010年增長53.4%,佔養殖水面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