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往返哈雙兩地求職4天2次被騙 農民工求職受騙記
2011-02-17 14:00:26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辛娜 陳 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各類招工廣告中,均未注明招工單位名稱。陳南/攝

  編前

  『用工荒』已成為每年春節前後必談的問題。在這個用人多、工人少的『失衡』狀態下,農民工成了『香餑餑』,企業老板反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於是出現了農民工與企業老板之間的『博弈』。在用工大潮中,一些魚龍混雜的企業或中介也伸出黑手,讓求職的農民工吃了不少苦頭。其中,假企業、黑中介頻設陷阱。近日,在撫順街等勞動力市場,記者走近這些農民工和老板們,了解他們之間的那些事……

  1.找活兒

  16日7時。在雙城客運站前,36歲的劉瑞祥第四次踏上前往哈爾濱的求職路。劉瑞祥是河南省臺前縣人,19歲投奔親戚到雙城落腳,在哈爾濱打工10年。雖然有木工手藝並在工地乾活,但年紀大了,劉瑞祥愈發感覺『在工地工作不穩定』。這一次,他希望能找到一份稱心的活兒。然而,就在這節後的『用工荒』時期,劉瑞祥的求職路卻沒那麼順暢。

  2月12日大年初十,哈爾濱春寒料峭。劉瑞祥乘坐雙城到哈爾濱最早一班長途客車,到達撫順街人纔市場時還不到8時。人纔市場外已是人頭攢動———招工的多,找工作的少。劉瑞祥眼中合適的崗位也少。

  15時,劉瑞祥已經在人力資源市場外轉了大半天,但兩手空空沒有收獲———很多用人單位明確提出不招收35歲以上的工人,並沒有他所希望的『找到一份包吃住,月薪在1500元左右的工作。』劉瑞祥說,他不能和其他人一樣去南方掙錢,是因為家裡有個沒工作的老婆,他又當了爹,所以他想找一個離家近、穩定的工作。最後,他抄了七個電話號准備再和對方聯系。

  2.被『忽悠』

  12日16時剛過,劉瑞祥在回家的客車上盤算著先去哪家面試。一份招工單標有:『雙城,招長期保安……』劉瑞祥覺得相比傳菜員、裝卸工,這份在家門口的工作更好些。電話撥通後,對方明示:上崗前先要交50元錢職介費,他這纔明白對方原來是家中介公司。

  14日,劉瑞祥接連給3家單位打了電話,3家單位都希望他去『面試、詳談』。劉祥瑞先是去道外區的一處裝卸工面試點,遭遇『鐵將軍』把門,他接連撥了幾次電話,對方都是無人接聽。劉瑞祥後來纔知道,這樣的單位發假廣告招工,為的是提昇公司的知名度。

  3.上當

  15日下午,妻子給劉瑞祥打電話說:『孩子的奶粉快吃沒了。』劉瑞祥有點急了。在撫順街上,劉瑞祥看到一名手拿招工廣告的男子,廣告上『快遞員』三個大字十分醒目:月薪3000元,待遇挺優厚,關鍵還包吃住。

  男子自稱姜經理,在對劉瑞祥的信息進行簡單登記後,對方稱要先交納30元錢辦胸卡,11日即可上班。劉瑞祥猶豫了片刻還是交了錢。在留下姜經理的手機號碼及地址後,劉瑞祥滿心歡喜地坐車回了雙城。16日8時,劉瑞祥打姜經理電話,一直關機,他找到地址上的道外區大水晶街,走了幾圈都沒找到355號這個門牌,也沒發現任何快遞公司,他這纔知道上當了。

  9時,劉瑞祥給記者打熱線電話求助。記者立即與劉瑞祥一同來到撫順街上,在大街上找了幾遍,也沒見到姜經理的身影。在撫順街上,幾百個手寫的招工廣告被鐵夾子固定在懸空的繩子上。記者發現,這些招工廣告上除了工資多少、招什麼工種、聯系方式以外,多數連個招工單位名稱也沒有。記者詢問一家『誠聘服務員』的單位僱主,對方稱月薪1500元,但先得交辦健康證的錢,記者詢問辦健康證交錢是否有發票時,對方答:『沒有!』

  據了解,像劉瑞祥這樣的農民工在求職過程中,被以各種理由騙走錢財的人還有很多。通過他的遭遇記者發現,農民工在求職過程中屢屢受騙,除了自身的防范意識差以外,中介市場也存在諸多問題。市民呼吁:如果相關部門能夠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嚴打中介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並推薦一批『誠信服務機構』,鼓勵誠信服務,那麼,像劉瑞祥這樣受騙的農民工將會越來越少。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