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吉明等市領導在綏濱縣人民辦事中心調研 記者柏常海攝
東北網鶴崗2月17日訊 15日至16日,市委書記杜吉明深入綏、蘿兩縣開展工作調研。市領導謝寶祿、趙曉岩、劉德誠、伍鵬、楊賀新等參加了調研活動。
兩天中,杜吉明一行輕車簡從,下村屯、進社區、入企業、看項目,先後來到綏濱縣綏濱鎮向日村、富綏松花江大橋建設現場、宏和米業、綏濱縣人民辦事中心、第五中學、江城社區和蘿北縣福康家園農村中心敬老院、興匯玉米深加工項目現場、名山鎮、名山口岸、黑龍江流域博物館等地,考察土地規模經營和新農村建設情況,檢查重點小城鎮建設、旅游名鎮建設、產業項目建設、社區建設,調研旅游業發展等各項工作,並聽取綏濱縣、蘿北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十二五』戰略構想及今年總體工作安排情況匯報。
杜吉明在講話中指出,通過調研,發現兩縣作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艱辛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績。兩縣的工作思路符合發展實際,經濟社會發展比較快,各項工作都創造出亮點,這些是難能可貴的,值得肯定和表揚。看到成績,也要看到不足。目前,兩縣的經濟總量還比較小,發展速度還相對不快,很多方面的工作強度還不夠高,和發展的空間、潛力相比還有距離。
杜吉明強調,要牢固樹立『跨躍』發展的定位和目標。來到鶴崗後,總體感覺是我們的發展確有差距,發展形勢不容樂觀,發展任務非常繁重。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落後而不敢於承認落後,沒有膽量和勇氣去扭轉落後。鶴崗要想逆勢求進,就必須拿出不甘落後的精神、後來居上的氣魄、逆水行舟的態度,按照『712』發展規劃,全力實現『跨躍』發展。綏、蘿兩縣各有各的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和發展基礎,要正視不足、找出差距,將『跨躍』發展作為今後的總任務、總目標、總追求。
杜吉明強調,要保證產業項目不斷生成,使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沒有發展一切都無從談起,抓發展的核心就是抓產業、抓項目。產業項目非常重要,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支橕。沒有產業項目的大規模建設,城市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省委、省政府對產業項目建設高度重視,決定從今年開始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大乾三年,集中精力抓項目。鶴崗也要大乾五年,全力以赴抓好產業項目建設。要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符合環保要求、集約利用土地的項目。怎樣抓項目的生成?主要有兩點:一要加強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及時獲得前沿性的新項目,這是抓項目的一個前提。要掛靠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通過市場化方式,及時把前沿性的新項目拿到手。二要建立眾多的專職招商隊伍,使更多的人員投身到招商中來。要開動腦筋,探索新辦法、新機制,動員各方面力量投身到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戰場上來,把上項目作為各級領導乾部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杜吉明強調,要緊緊抓住區域經濟這個龍頭。鶴崗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結構多元,幾大板塊的關系構成了鶴崗最基本的經濟關系;鶴崗經濟最大的優勢就是農墾寶泉嶺分局、鶴北林業局、龍煤集團分子公司、華能鶴崗發電公司四大龍頭企業。區域經濟是鶴崗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兩縣要以跨區作業為抓手,以產業化經營為紐帶,以科技推廣為連接,以城市建設為載體,提高場縣共建的層次,拓展場縣共建的空間,切實加強聯合共建。在項目建設合作上,要做到資源聯開,誰有優勢大項目就支持誰優先開發;政策聯動,誰有能力上項目就給誰優惠;資金聯籌,共同對外招商引資和向上爭取;環境聯建,共同打造發展平臺和環境。在發展旅游合作上,要在農業游、濕地游、紅色游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打造鶴崗界江游品牌。在農業生產合作上,要發揮農墾的技術、裝備、人纔優勢,通過開展土地流轉,使耕地連片集中,擴大農墾代耕代種規模,推行農場委托經營,既能提高農業生產率,又能把勞動力釋放出來發展畜牧業、鄉鎮工業,實行分業分管、專業專營,以此增加農民收入。在對外開放合作上,要積極聯合,鞏固發展好過境種植、養殖、房地產開發、能源開發等項目,聯合把鶴崗打造成連接國內和俄羅斯加工、貿易的橋頭堡和大通道。在生態環保合作上,要在森林養護、水土保持、濕地保護、流域治理、污染防治等方面加強合作的探索與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城鎮建設合作上,兩縣與墾區農場緊密相連,要抓住全省小城鎮建設的政策機遇,聯手加快小城鎮建設。在社會事業合作上,應本著布局合理、優勢共享、聯通互動的原則,加強交流與合作,加強資源整合利用,使域內群眾都能享受到均等的優質公共服務。在人纔共享合作上,要打破壁壘,推動技術交流,可互派乾部掛職,加強人纔共育;發揮農墾知青多、聯系廣的優勢,為招商引資創造條件。在這方面,兩縣要先行一步,開個好頭。
杜吉明指出,要大力推進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城市化有三個前提:一是農業現代化。二是工業化的高度發展。三是農村環境宜居化。對於我們來說,就是農民要向城鎮集中,耕地要向種田能手集中,工業要向園區集中,實現集約、集聚、群聚發展。鶴崗實現城鄉一體化有基礎、有條件、更有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農民少。二是城鎮多。三是產業門路廣。四是農民相對富裕。鶴崗今後的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有這樣一些關鍵問題需要把握好:第一,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解放農村勞動力,提高農業產量,促農民致富。第二,要詳細制定城鎮布局的小城鎮規劃。第三,要加強政策引導,給優惠政策,給發展空間。第四,要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在重點小城鎮和旅游名鎮建設上,鶴崗有著先天優勢。要發揮好一些鄉鎮和農場比鄰而居的優勢,加快建設步伐。名山鎮旅游名鎮建設要膽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大一些,要加強市場融資和建設,想辦法建立起自己的投融資平臺,走市場化融資之路,認真解決好『錢從哪裡來』的問題。
杜吉明強調,要突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市場經濟是以特色和優勢為核心競爭力的經濟。由於資源稟賦、地理區位、現實基礎、發展變遷、歷史沿革不同,我市各縣、區應該走各有特點、各具特色、各顯優勢、區別於他人的特色發展之路,而不能千篇一律。就兩縣而言,應該突出以下五個特點:一是擴大水田面積,加強灌區、水庫、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擴大農業收益,增加農民收入。二是開發石墨,要借助得天獨厚的石墨資源優勢,著力打造行業龍頭企業,開展精深加工,重點開發高端石墨產品。三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昇水平,推動產業鏈條集聚發展,增強競爭力。四是培育旅游業,更好地發揮資源優勢,加大開發力度,打造朝陽產業。五是加強對俄經貿合作,發揮口岸優勢,推動合作戰略昇級。
杜吉明強調,要更加關注和改善民生,真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全面加快社會事業建設,認真抓好群眾工作。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持把講政治、講大局、講黨性放在首位。要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增強和諧共事能力。要切實加強作風建設,築牢廉政防線。杜吉明最後說,鶴崗要實現更好更快發展,沒有什麼捷徑可走,要靠我們自己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艱苦奮斗,求真務實地乾,不乾,半點馬列主義都沒有;不乾,什麼希望也沒有。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兩縣廣大乾部職工一定能把心思用到工作上,把能力投放在事業上,把精力集中到發展上,努力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業績,推動縣域經濟實現『跨躍』式發展。
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謝寶祿主持會議,並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具體要求。他強調,要迅速將乾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省、市委主要領導重要講話、談話精神上來,在鶴崗形成大乾快上、『跨躍』趕超的濃厚氛圍。要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實現重點突破。要全力做好當前工作,尤其是『十二五』規劃起步之年的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