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鶴城公交:想說愛你不容易
2011-02-18 10:41:25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宋家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2月18日訊 在剛剛結束的齊齊哈爾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市長韓冬炎在講話時就今年全市要辦好的20件實事中的改善公共交通狀況提出要求,將客流量大的公交線路冬季延時至20時,夏季延時至21時,合理調整上下班高峰運營頻率。的確,城市公共交通問題牽涉千家萬戶,作為『衣食住行』的重要內容,公共交通的方便與否,一直為百姓所關注。

  我市公共交通體制從2000年開始,由國營管理轉變為民營管理,這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是領先試行的。發展到現在,全市共有公交車近1000臺,45條線路,其中中心城區30條,基本由中通公交公司和北方公交集團承包。民營體制的轉變帶來了經營機制的靈活,促進了公交事業的發展,和省內其他城市公交系統相比,我市的公交車輛狀況有了較大改善,車輛更新從原來的10年一換到改制後的幾年一換。道路交通事故明顯減少,從過去的每年400多起降低到現在的每年30多起,服務質量也有所提高。據市城調隊的最新調查顯示,我市公交系統的群眾滿意率達到90%以上。

  經過多年的努力探索和不斷完善,我市的公交事業有了很大發展,但也有許多問題仍然存在。有些舊有的難題沒有完全解決,新的問題又浮出水面。

  舊有問題仍然突出

  這主要表現在上下班高峰期仍然乘車難。『買房難,看病難,現在擠公共汽車也難』,這種抱怨在早晨上班的市民中經常聽到。每到上下班高峰期,上班的企事業員工,上學的中小學生和學生家長,以及有事出行的人們把各條線路的公交車擠得水泄不通。雖然各線采取了增加車次、把發車間隔時間縮短為3至5分鍾一趟,但擁擠現象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特別是遇到雨雪天氣,擁擠情況更為嚴重。像今年冬天齊市降雪量大,公交車進出站點的時間增加,使得原本擁擠的公交車人滿為患,甚至出現個別人擠不上去的情況。

  老年人乘車問題不盡完善。為了方便老年人出行,我市出臺了70周歲以上老人可免費乘坐公交車等政策。但這些政策的出臺,也產生了一些矛盾,很多老年人早晨都會去公園晨練和去早市買菜,回來乘車的時間和上班高峰期差不多,使擁擠程度加重,這讓不少乘客對待拎著大包小包和他們一起擠公交的老年人略有微詞。老年人大都身體不好,一旦在擁擠中出現意外,費用要由公交公司承擔,這也造成不少司機對老年人乘車有意見,發生口角、甚至拒載現象時有發生。

  伴隨著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車擁擠,也滋生出許多安全隱患。車裡人擠人連挪動身體都困難,如遇到急剎車,乘客的安全就成了問題,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和身體有問題的乘客。人擠人身體接觸,對扒手的防范意識也降低了。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對公交車各方面條件要求的提高,一些小型公交車已滿足不了市民的需求,增加線路和把小車換為大車,已漸漸成了發展趨勢。

  新的問題亟待解決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大面積棚戶區改造為居民創建了更好的居住環境,使居民區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些新建小區的格局使人口密度發生變化,但公交車線路的調整顯得有些緩慢。以新合家園安居小區為例,在這一區域,還是過去的102路、106路、5路和12路4條線,沒有增加新線。在『新合安居』站點和『一廠廠西』站點,僅12路這一條線通過,經常造成人滿為患。而增開新線也有很大難度,據市客運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介紹,按照國家要求,市民出行到每個站點的距離不得超過800米,從每條線路的設計講,市民從出行到目的地不得超過1次倒車,這兩點,我市已基本達到要求。近幾年,我市也增開了許多新線,而且有的繁華地段線路已經達到飽和,如百花園站點,共有13條線經過,不可能再增加。另外,由於體制上的民營承包,各線在開通中和別的線路是否衝突、經濟效益如何都是考慮的重要指標,每條線路的開通都要經過反復的測算和確認,要做足市場調查,這些因素都使新開線路變得十分慎重。

  公交車正規停駐地少是一個困擾公共交通多年的問題。隨著城市的發展,公交車的不斷增加,使得公交車停駐地問題更加突出。在糖廠附近106車停駐地的一趟平房裡,記者看到,這些房屋十分簡陋,擁擠的休息室內,5、6個司機圍坐在一個小桌上吃著盒飯。據106車隊隊長介紹,這裡和別的線路比算是好的了,有心蓋個好點的停駐地,但是批不下來建築用地。記者在客運管理處了解到,全市除了7路在大乘寺附近的停駐地較為正規外,其它的公交基本沒有標准的停駐地。多數線路停駐地都是租用的,環境簡陋。還有附近沒有停駐地的只能停靠在居民小區裡,給附近居住的市民帶來很大影響。

  綜合治理需努力

  近年來,油、人工費用都在上漲,而車費不變,各交通公司都在克服種種困難,但司機數量少仍然是各公交公司最大的難題。司機每天開車的時候要聚精會神,其間還要收費,反復枯燥的按著開門關門。早上第一班車6點發車,5點就要起來,晚上7點末班車收車後回到家近9點,全年基本無假日,使司機的精神壓力增大。加上本市司機待遇和周邊城市相比差距大,導致本市大量司機轉到外地工作。為了滿足市民對公交車輛的需求,只能降低招聘司機的門檻,造成了司機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司機在和乘客發生矛盾之後受到公司嚴厲批評,就可能跳槽到別的線路,就會造成空車放置,增加此線路車的載客壓力。

  針對這些問題,有關部門采取了許多措施,記者通過走訪城市客運管理處、中通公交公司、北方公交集團了解到,中通和北方已經在早晨上下班高峰期對每線路都增加了車次,把發車間隔時間縮短到3至5分鍾,並在每條線准備2個機動車以應對突發事件,派人在人多的路線維持秩序。他們還加大對司機的教育,嚴明獎罰制度,對表現好的的司機給予表彰、獎金、旅游等獎勵。

  根據我市的情況看,改善公共交通狀況,仍然是一個長期的問題。不僅需要政府的關懷和扶持,各交通公司綜合治理力度的加大,也要求乘客和司機之間相互理解尊重,纔能共同構建文明、溫馨、安全的乘車環境。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