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市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水森林城市』,旅游業實現突破性發展
黑龍江新聞網訊 2010年,是鶴崗市旅游業大跨越、大發展的一年。鶴崗市委提出的『爭先建設北國風光特色旅游勝地』,將鶴崗旅游工作提昇到了與煤電化、農業產業化同樣重要的戰略高度;鶴崗市委提出的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水森林城市』,將鶴崗的城市定位確定在宜游上,為旅游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橕;鶴崗市委、市政府舉辦的首屆中國·黑龍江鶴崗國際旅游節,把鶴崗旅游成功推向全國,多角度、立體式、全方位地宣傳了『界江之都、生態鶴崗』的品牌。
2010年,鶴崗市民傳播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匯——旅游。目前,全社會發動、全民支持、全行業參與旅游發展的大好局面已經形成。
決策讓鶴崗旅游活躍起來
兩年前,省委書記吉炳軒在鶴崗考察調研時指出:鶴崗有很好的旅游資源,具有黑龍江獨特魅力的邊境山水風光,要真正把旅游作為一個大的產業來抓,組織人員認真研究,把這方面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搞活起來,興盛起來,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按照這一講話精神,圍繞『城市創新轉型,人民富裕幸福』的奮斗目標,2010年初,鶴崗市委提出了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水森林城市』的發展戰略,樹立鶴崗『界江游龍頭,文化游鰲首』的旅游城市形象。
鶴崗市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以農業、林業、采掘業等資源型產業為主。為保證全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扭轉過分依賴資源型產業的局面,尋找新的城市經濟增長點。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被選定為鶴崗市戰略性支柱產業、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突破口、資源型產業的接續產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民生產業。市委、市政府抓緊規劃,把旅游業擺上了城市轉型的戰略位置。
打界江牌,走生態路,成為鶴崗市發展旅游業的優先選擇。『鶴崗界江生態旅游集合區』被列為全省『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十大功能區之一。『一帶、兩區、三鎮、十景』的格局,構成了鶴崗市旅游發展的總體規劃。一帶是黑龍江界江風光旅游帶;二區是水蓮和嘟嚕河濕地保護區;三鎮是名山鎮、寶泉嶺農場、綏濱縣城;十景是指龍江三峽、森林世界、浴日沙灘、鶴城之光、采金之路、民俗風情、普陀風光、古城追蹤、北大荒情、紅色旅游。
去年6月19日,鶴崗市政府與省旅游局、俄羅斯猶太自治州政府共同舉辦了首屆中國·黑龍江鶴崗國際界江旅游節,展現了鶴崗市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和豐富多彩的旅游文化。
建設讓鶴崗旅游興盛起來
攀登金頂山、游走興龍峽谷、觀賞紅松母樹林,2010年夏季,在鶴崗市民中掀起了愛家鄉、游家鄉的熱潮。
按照規劃先行、建設精品的思路,在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投入機制的同時,鶴崗力求在優勢資源的開發建設上有大的突破。鶴崗具有山、江、平原、森林、冰雪、礦山、農場等多種旅游資源,該市將旅游業與文化、醫療、體育等產業嫁接,開發適應多元化需求的旅游新產品和新業態,進而佔據避暑旅游、低碳旅游、自駕旅游、養老旅游、健康旅游等旅游業發展的新高地。目前,鶴崗市各種工程項目已累計投資12億元,集『避暑乘涼、界江觀光、天然美食、邊境風情』於一體的界江生態旅游勝地快速發展,已成為黑龍江流域開發界江游資源基礎最好、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地區。
鶴崗市重點景區已粗具規模。鶴崗國家森林公園由細鱗河民俗風情園、桶子溝原始森林、金頂山龍掌岩石峰景區、十裡河景區構成。其中,細鱗河是國家AAA級景區,是全省20個精品景點之一。AAA級景區名山島,近年來,建設了沿江公園風景區、旅游接待中心、高爾夫練習場、浴日沙灘和水上游樂設施等,去年被評為全國100個最值得去的旅游景區之一。鶴崗市旅游的大區域格局已經形成,不僅各區縣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鶴礦集團、省農墾總局寶泉嶺分局、省森工總局鶴北林業局等中省直企業,都主動推動旅游業發展,建設完善了鶴崗市國家礦山公園、嶺北矸石山生態恢復工程、寶泉嶺尚志公園、北大荒展館、寶泉嶺現代農業發展中心、鶴北原始紅松母樹林、尚志廣場、梧桐河漂流等旅游項目。目前,鶴崗市旅游景點特色鮮明,黑龍江流域博物館,設自然、歷史、民俗三大展館,呈龍形框架自西向東排列,各館之間用空中棧道、室內通道連接,是國內唯一一家全方位展示黑龍江流域自然、歷史和民俗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礦史館,在東山萬人坑階級教育展覽館的基礎上,投入資金建設了展示鶴崗礦工苦難史、創業史、發展史的礦山歷史紀念館。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的樺春朝鮮族風情村,主要經營具有朝鮮族特色的餐飲業,吸引了大量游客到這裡品味美食,感受少數民族的文化。金頂山龍掌岩石峰風景區,建設了石文化廣場,上山的木制臺階,依山、傍水建設了金龍瀑布、天獸殿、獸王石、龍鳳岩等。金頂山景區是邊創意、邊設計、邊施工,在旅游節前的兩個月,搶出了一個10萬平方米的大型休閑娛樂廣場,彰顯了『鶴崗速度』。該景區去年6月建成以來,接待游客10多萬人。
宣傳讓鶴崗旅游響亮起來
『不游黑龍江不算到龍江,要游黑龍江最美最近是鶴崗』的宣傳口號,在今年叫得更響,喊得更亮。『龍江三峽、界江之都、生態鶴崗』成為這句宣傳口號最有力的注解。
去年以來,鶴崗市不斷加強旅游市場開發和宣傳促銷力度,宣傳鶴崗的『大界江、大森林、大礦山、大濕地、大農業、大文化』,推介旅游產品,提高鶴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鶴崗市旅游企業紛紛走進了北京推介會、北方十省市旅交會,省政府組織的臺灣推介會等系列節會,宣傳鶴崗旅游優勢和發展趨勢。在哈洽會上全力打造了『界江游龍頭、文化游鰲首』的旅游城市形象。去年,鶴崗市加大爭創『中國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勝地』品牌的宣傳推介,在國際旅游業管理協會、中國國際品牌協會、中國縣域經濟協會舉辦的『第二屆旅游精品國際推廣會』上,鶴崗市榮獲『中國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勝地』榮譽稱號。據統計,2010年鶴崗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19.03萬人次,同比增長64%;旅游收入9.78億元,同比增長270%;旅游創匯1024萬美元,同比增長124%。
鶴崗市去年旅游接待首次突破百萬人次大關,實現了鶴崗旅游熱在首屆中國·黑龍江鶴崗國際界江旅游節後的持續昇溫,再一次證明了鶴崗市實施城市創新轉型、大力發展旅游業決策的正確性。目前,市旅游局正在謀劃推進旅游集散中心項目,計劃建設旅游景觀廣場,為游客提供優質便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