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按照『中部崛起』戰略部署,安達市緊緊圍繞跨越式推進『雙千億工程』、傾力打造『現代牛城五市』戰略目標,全力構建『五湖』濕地生態之城、石化之城和綠色乳都,努力爭當全省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和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的示范市。這是安達市『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
『十一五』期間,安達市戰略性的提出『雙千億工程和』『現代牛城五市』發展框架,經濟社會實現了科學發展、跨越發展。這個市首次進入『東北三十強』和『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連續5年榮膺『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連續4年榮膺『全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連續2年榮膺『全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和『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連續3年躋身全省『十強縣』,2010年,安達市綜合實力位列全省第三位,財政總收入實現12.2億元,是2005年財政收入的2.6倍。全市累計引進項目355個,引進合同資金365.9億元,到位資金70.7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52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112.3元。民生工程、利民實事、惠民大事大項深入民心,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幸福指數大幅提昇。
安達市委書記李會說,圍繞構建『產業立市、項目強市、生態建市、文明興市』發展格局,切實加快『雙千億工程』和『現代牛城五市』建設步伐,強力推動全省十強縣位次前移,奮力衝擊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目標,力爭再用2年左右時間躋身『百強』行列。
『雙千億工程』將打造成為『中部崛起』戰略新型支點,重點推進『五湖』濕地生態之城、石化之城和綠色乳都建設。『十二五』期間,安達市以現代產業園為核心的投資千億元『五湖』(紅湖、東湖、北湖、王花湖、黑魚湖)濕地生態之城建設工程,新增黃金走廊通道建設、北湖生態新區建設、臥裡屯商貿服務特區建設、哈大路沿線風電能源區建設、『五湖』連珠水系灌溉區建設五大工程。總體戰略構想是以現代產業園核心啟動區建設為中心,以紅湖建設、北湖開發、東湖擴容為三角支點,打通五湖水系,從東湖引渠入城,形成穿越城區的完整地表水系,沿渠建設四大灌溉區,規模推進旱改水水利綠色景點工程,沿新安薩大道建設經濟帶,形成連接大慶、以『五湖、四區、三點、一帶』為主體,投入千億元的黃金經濟開發帶。 『雙千億工程』啟動了安達大發展快發展的新引擎,以油氣化工為主體的工業產出千億元工程以安達開發區為平臺,依托資源、區位優勢,通過引資引項,逐步形成包含油氣開采、加工、精細化工等環節比較完整的油氣產業鏈條,構建『石化之城』發展框架,逐步將我市建設成為東北地區油氣化工市(縣級)。以化工產業為主的工業項目開發建設,大力推進『四個五』項目群建設。今年,全市規模以上油氣化工企業預計實現產值33億元,利稅8.5億元。2011年,『十二五』開局之年,安達市確立為全市項目建設提速年。全市上下引大投資,上大項目,今年預計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5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不少於30個。以貝因美為龍頭企業引領乳品產業規模化發展,全市規模以上乳品企業7家,實現了『好草好牛好奶』的原生態發展和『好場好企好乳』的高層級發展,安達也正由全國唯一的『奶牛之鄉』向全國知名的『綠色乳都』邁進。油氣化工、乳肉食品、乳品機械、現代物流、建築建材已成為全市支柱產業。
這個市著力提昇城市功能和品位,高起點、高標准規劃城市格局,以『北擴、東移、南通、西治』的指導方針,定位於建設『濕地生態之城』,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全面提昇城市的載體服務功能,打造『安達特色之窗』、『安達生態之美』、『安達百姓之居』的生態宜居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