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地方名優仍是短板 畜牧蛋糕亟待做大
2011-02-25 11:05:33 來源:鶴崗晚報  作者:張雅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鶴崗2月25日訊 近日,來自國家統計局鶴崗調查隊資料顯示,鶴崗市畜禽養殖目前的分布情況是:綿羊養殖規模戶主要分布在綏濱縣;奶牛和肉牛養殖規模戶主要分布在蘿北縣;生豬、家禽養殖規模戶主要分布在市郊。2010年鶴崗市生豬價格呈現先下滑後波動回昇,生豬和家禽存欄量環比和同比均呈上昇趨勢,受疫病等因素影響,牛羊存欄呈下降態勢。

  現 狀

  鶴崗市目前畜禽產品普遍是散養,畜牧業的商品化和產業化仍處在較低水平。小規模大群體的農戶飼養,設施、設備簡陋,管理粗放,限制了畜禽生產能力的發揮,鶴崗市生豬養殖規模戶僅有31家,在生豬養殖規模戶中,廠房、設備及人員配備上具備標准化養殖水平的僅佔16%,整體畜禽規模化養殖生產水平不高,調查表明,養殖戶面臨最大的困難是資金短缺。以生豬飼養為例,由於生豬生產的風險高,農村的多數養殖戶又沒有可抵押物,基本得不到信貸支持。養豬產業投入高、周期長,資金周轉慢,養殖戶自有資金僅能滿足前期投入,缺少必要的飼料、仔豬儲備及廠房擴建等後續資金投入,持續生產能力減弱,生產缺乏主動性。調查中了解到,近65%的養雞規模戶存欄量都在1萬只左右,雞捨大都坐落在居民區偏僻地帶,擴大規模受限,對周圍環境也會造成污染。但若解決這些問題,發展養殖規模,需要較大資金,既要購置邊緣地帶的土地蓋雞捨,擴大經營,又要購買雞雛,依靠自有資金發展很難。被調查者希望從得到價格較低的出讓土地,從金融部門得到信貸支持,緩解流動資金壓力是養殖戶的最大訴求。

  在應對突發疫情方面,由於養殖戶防疫能力薄弱,加之疫病變種昇級快,給畜牧養殖帶來一定的影響。調查了解,在去年四五月份爆發的口蹄疫病是疫病的變種昇級,對於已經注射疫苗的肥豬和母豬影響小,而仔豬受損病死現象嚴重。7月末牛口蹄疫爆發,8月份炭疽病爆發,9月份生豬感染高熱病菌,養殖帶來較大影響,也給人們帶來恐懼心理,市場牛羊肉無人問津。在我市,發展畜牧業用地問題較突出,多年來農業用地規劃多以種植業為主,各個部門都沒有把畜牧業用地納入規劃,畜牧業用地難,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生產的發展。

  生豬屠宰的壟斷性經營,生豬收購環節或屠宰企業對生豬價格有一定的主動權,養殖戶特別是散養戶只能被動接受,養殖戶缺乏議價能力。

  鶴崗市畜禽免費疫苗的發放主要靠畜牧站或社區來完成,社區沒有專業畜禽疫病服務設施,很難達到疫苗的保管、運輸標准條件,只起到疫苗傳遞的作用,防疫體系不健全。

  目前鶴崗市畜產品加工檔次低,除北大荒肉業、完達山乳業外,其它只有香腸、熟食加工等,畜產品加工企業塊頭不大,沒有形成養殖基地-屠宰-深加工地方名優產品-市場銷售的畜牧養殖產業鏈條,外銷市場沒有打開,缺乏深加工龍頭企業。

  建 議

  大力發展規模化和標准化養殖,再扶持和壯大已有的規模養殖企業,同時加強宏觀調控,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現有規模養殖企業的廠房擴建、設備更新、提高人員疫病防治能力等軟硬件設施配備上,使現有的規模養殖企業趨於標准化,壯大養殖規模;培育龍頭企業,鼓勵和扶持養殖戶,利用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參股聚資作為資本金,聯合興辦有一定規模的養殖龍頭企業;立足資源優勢,加快結構調整,加快發展以牛羊為主的食草品種;解決規模養殖戶資金問題。集中使用生豬和奶牛的補助基金,將一個地區的補助資金以政府的名義集中使用,把補助資金作為貼息貸款的利息補貼給銀行,銀行貼息貸款給養殖大戶,使養殖大戶獲得超出補助資金幾倍的流動資金,擴大養殖規模,起到示范作用。同時加大信貸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支持畜禽規模化養殖;加強疫情監測和落實畜牧業用地政策,將畜牧業用地與農業用地在政策上同等對待,每年有計劃地安排一定數量的畜牧業專用地;強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社區畜牧獸醫服務網絡,提高服務水平;完善畜禽生產預警機制。科學預測市場和消費需求走勢,正確引導養殖戶進行生產經營,合理規避市場風險;創建地方特色畜產品。目前,我市畜牧業生產產業化還處於初級階段,要發展和壯大畜產品加工企業,拉長產業鏈條,實現生產、加工產品、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重點開發優質畜產品深加工,培育地方名優畜產品,促使畜牧業步入規模化、規范化、產業化的軌道。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