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5日訊 按照《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未來20年,轄區從38平方公裡擴展到230平方公裡的太陽島,將建成國際一流的風景旅游勝地。今夏,太陽島濕地率先蘇醒,計劃6月初啟動濕地旅游項目,將撩開『大太陽島』發展的面紗,通過水路、陸路走進濕地的人們,能體會到江、島、城市根的連接,尋得寒地之都的大美之源。
『大太陽島』深遠布局
哈市『大太陽島』概念規劃至2030年,調整後范圍是原來的6倍,計劃投資88億元分三期改造,把太陽島建成『生態環境優良、四季景觀魅力獨特、活動內容豐富、綜合效益顯著的市民休閑游憩基地和國際一流的風景旅游勝地』。專家認為,『大太陽島』深遠布局,是因為冰城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根』——江、島、城市相依,根就是濕地。
『大太陽島』采取『星河式』布局,『一江、一核、五片、十區、二十四景』,將保護、恢復和優化太陽島原生態自然環境和濕地灘島景觀作為首要內容,恢復太陽島風景區『碧水、藍天、白沙、濕地草原』的自然風貌。
濕地裡埋著城市根
據松北區文化旅游局局長劉繼祥介紹,史料記載,太陽島濕地上孕育了冰城,歷史上松花江邊打漁、狩獵的人們把濕地叫做『淵』、『藪』、『海子』,那時的人們守著濕地結網捕魚、騎馬打獵、開荒耕種,收獲著大自然的恩賜,生生不息地繁衍著後代,更孕育了城市。現在太陽島濕地仍留存了300多種植物、10餘種野生動物,常見百餘種鳥類……太陽島春季山花爛漫、芳草萋萋;夏季綠柳如煙、白沙碧水;秋季金葉復徑、層林盡染;冬季玉樹銀花、白雪皚皚。分明的四季展示著冰城獨有的特色,更是冰城區別於其他城市的獨特資源,冰城未來的發展離不開濕地這條根。
濕地旅游今夏啟動
今夏啟動的『太陽島濕地游』最主要區域是松北區沿江濕地,乘船從太陽島『浴日臺』出發,經金水河、一湖三島、金河灣、大套子……范圍東至濱洲鐵路橋、西至松北肇東邊界,主要包括太陽島中心景區內的400公頃濕地景觀、太陽島西區超過1600公頃濕地、松北區萬寶鎮大亮子濕地等主要濕地景觀。
經過多年建設和保護,太陽島中心景區內的400公頃濕地景觀恢復了獨特的『原始風光』,呈現國內罕見的城市中心漫灘型濕地景觀,有禾木科、豆科、薔薇科和沙草科等300多種植物。太陽島西區由松北大道、堤頂路、四環路、松花江圍合而成,總面積1600多公頃,由島嶼、原生態濕地草原和水面組成,形成了『一湖三島』美景,以松花江流域典型地貌和原生態植物為特色,通過技術手段恢復已衰退和萎縮的生態系統,恢復了濕地原有功能。大亮子濕地位於松北區萬寶鎮,600公頃的濕地內有大片的蘆葦、草原。
濕地生態正在優化
哈市的『大太陽島』規劃提出了生態優先,濕地游的前提是生態游。太陽島地貌特征是沙灘洲島、江灣湖沼,濕地草甸植被、疏林草地為植物景觀特色。『大太陽島』將根據資源類型、分布、價值及敏感程度,實施分區保護、專項保護和核心景區保護,確保『大太陽島』資源永續利用。
太陽島周邊濕地裡的塔頭墩,是濕地景觀的美麗標志,這些塔頭墩要經歷千年纔能如此繁茂壯觀。因自然條件變化,太陽島周邊部分窪地的塔頭墩在消失。松北區已在實施『塔頭移植技術研究與推廣』,太陽島核心景區已開闢塔頭苔草移植的『小區試驗』,有望實現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