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8日訊 如今,大慶市泥草房改造中更加注重環保元素。在我市4.34萬戶農村泥草房改造新居中,有90%以上是『低碳』新住宅,這種農居不僅樣式新穎,而且節能環保。按戶均(按100平方米計算)一個采暖期節約燃料(燃煤)1000元計算,全市3.9萬戶節能住房每年可節約燃料費用3900萬元。
我市地處北方寒冷地區,過去農村蓋房,牆體用的是黏土和實心磚,為的是保暖。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出臺後,環保節能、經濟適用成為我市探索高寒地區建房的一個發展方向。2008年,我市借助全省泥草危房改造的有利契機,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的建房模式與取暖方式,用笨板、稻草板、草塊等新型保溫材料取代黏土和實心磚做牆體,用彩鋼板取代紅瓦,用廢棄的秸杆轉換成沼氣做飯、洗衣、衝澡,用『吊炕』和加大窗戶采光面積取代另行取暖,在全市五區、四縣推廣建設了多個集中節能示范小區。建成後的新居,既減少了成本,又美觀、保暖,農民們樂得合不攏嘴。
在林甸縣三合鄉勝利村記者看到,農戶新房屋牆體沒用一塊紅磚,采用的全是笨板、稻草板、草塊等新型保溫材料,與老式瓦房相比,這種3間房子的新農居成本節省了1萬多元。屋頂保溫層用的是當地產的稻草板,再在上面扣上一層美觀耐用的彩鋼板,取代了用泥土燒制的紅瓦,保護了有限的土地資源。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在這些『低碳』新居中,有了一鋪『吊炕』和類似陽臺的大飄窗,冬季不用其他取暖設備,室內溫度就可以達到15℃左右。在肇源農戶張江家裡,記者看到了這一格局。所謂的『吊炕』,就是在炕沿下的炕牆內搭一條過煙火的通道,建起一面火牆,然後在外屋或屋外掏一個灶口。據主人講,冬天時只需把玉米秸稈或碎柴草填進去點燃,大約20分鍾後,屋內的溫度就能達到15℃左右。記者還注意到,張家的窗玻璃三層厚,幾乎落地,不僅保暖,還能讓陽光充分地照進室內增暖。
市農村泥草房改造工作辦公室主任郭雲龍說,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稻草磚、稻草板、苯板、空心砌塊、空心牆、輕質牆板等7種節能樣板房,應用了地火龍、節能炕、地面保溫、秸稈氣化、沼氣、室內換氣、廚房通風7種節能新技術,生產免燒磚、輕質牆板、稻草板、稻草磚、苯板、單體節能爐、牛糞型煤、生物致密成型秸稈燃料8種節能產品。目前,我市已新建和完善了林甸縣三合鄉勝利村、東興鄉福興村、杜爾伯特縣煙筒屯鎮南陽村、肇州縣永樂鎮永樂村等13個節能示范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