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2012年省直機關公務員招考100%要求有基層經歷
2011-03-01 09:31:3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趙振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日訊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我省將深化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崗位設置管理制度,普遍推行公開招聘、公開遴選和競聘上崗,建立健全考核獎懲、績效工資制度,形成健全的管理體制、完善的用人機制和完備的政策法規體系。

  從進到退事業單位實行全方位改革

  ———聘用制度。年底前,實行聘用制單位和簽訂聘用合同人員均達到90%,逐步實現事業單位全員聘用制。在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單位比較集中的行業先行試點;采取推行聘用制與實施崗位管理捆綁進行的辦法,在定崗定人的同時,完成聘用合同的簽訂工作;擴大直聘范圍,在省級科研院所、三甲醫院等一些基礎較好的單位推行直聘制度。

  ———崗位管理。根據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的要求,優化崗位結構,年底前,崗位設置完成率達到80%,2012年8月底前,實現崗位設置管理制度全面入軌。制定出臺教育、衛生、科技、文化、廣電、農業、體育、新聞出版等八個行業指導意見,推進八個行業首先完成崗位設置管理。

  ———公開招聘。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創造平等競爭的人纔選拔環境,全省事業單位新進人員除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乾部管理權限由上級任命及涉密崗位等確需使用其他方法選拔人員外,全面實行公開招聘。

  ———競聘上崗。采取筆試與面試相結合,民主測評與專家評議相結合,個人自薦、群眾推薦與組織提名相結合的方法競聘上崗,優勝劣汰,使競聘上崗成為事業單位內部人員選拔聘用的主要方式,在年底前對事業單位行政領導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實行競聘上崗,逐步實現全員競聘上崗。

  ———退出機制。對事業單位成建制轉為企業、分流到企業人員,政策規定的待聘期滿後未被用人單位聘用、符合政策規定提前退休和病退人員,未聘人員被安排到企業和其他單位、按流動人員管理以及事業單位的未聘人員,在醫療保險、社會保險、失業保險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積極暢通人員出口。

  ———權益保障。制定出臺《黑龍江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申訴規定》,完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申訴辦法。督促事業單位依法制定和執行內部規章制度,依法參加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促進勞動保障管理。


  醫療衛生系統工資待遇向高風險崗位傾斜

  率先在全省醫療衛生機構推行以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績效考核機制,落實高風險崗位工資傾斜政策。

  在崗位設置中實行定編定崗不定人,落實競聘上崗,推行全員聘用,建立優勝劣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做好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公共衛生單位績效工資獎勵性部分在年終一次性獎金的基礎上開始實施,逐步到位。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績效工資隨補助補償資金到位和人員競聘上崗同步實施,獎勵性部分一步到位。

  制定向關鍵崗位、業務骨乾、做出突出貢獻人員和傳染病醫院、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等高風險崗位工資待遇的傾斜政策,落實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公務員制度改革招錄具有基層工作經歷公務員

  ———建立聘任制公務員制度。在省司法監獄系統開展聘任制試點基礎上,今年在教育、衛生、財政文化等機關中專業性和事務性較強的職位實行聘任,逐步擴大實施范圍,到2015年,全省行政機關全部推行聘任制公務員制度。

  ———推行公開遴選。今年在省工商、稅務、國土、統計等省直部門招錄公務員計劃中,拿出20%的比例進行公開遴選,逐年擴大招錄范圍和招錄比例,到2015年省直機關所有單位全部按比例開展公開遴選工作。

  ———推行招錄具有基層工作經歷公務員制度。2011年省直機關招錄具有基層工作經歷公務員達到75%以上。2012年,除特殊職位外,這個比例達到100%,地市以下機關適當安排一定招錄比例。

  分配制度改革縮小地區間收入差距

  ———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跟進國家部署,落實職務與職級並行和工資待遇向基層傾斜政策和地區附加津貼制度,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

  ———穩慎推進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深化義務教育績效工資工作,結合增加津貼補貼、確保獎勵性績效工資落實到位,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激勵作用。穩慎推進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研究制訂我省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工作指導意見。在分配中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關鍵崗位、業務骨乾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工作人員傾斜。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工作本著先省直、後地市,先試點後推開的思路,穩步推進。

  ———提高機關事業單位收入水平。對津貼補貼未達到調控線的市縣,在地方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可在調控線內繼續提高津貼補貼水平,逐步縮小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