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養老保險將由『出政策』轉向『調待遇』
2011-03-01 09:31:3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趙振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日訊 作為2011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省將強力推進社會保險惠民工程,從此次公布的2011年重點實施項目中可以看到,養老保險將有重要的突破,由『出政策』轉向『調待遇』。

  未參保事業單位人員納入養老保險

  據初步統計,全省未參保的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員約為10萬人左右。企業化管理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職工,按照城鎮企業職工辦法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其中已經自然解體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中的超過規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可按城鎮個體勞動者的辦法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對正常運營而無故不參加養老保險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同時,將原機關事業單位興辦的各類公司中的未參保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據初步統計,這部分人員約為6萬人。

  為城鎮部分老年居民發補貼

  據統計,全省城鎮無業老年居民約67.4萬人,其中已享受當地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13.9萬人,還有53.5萬人無任何形式的養老保障待遇。城鎮老年居民沒有固定收入,因此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各級財政按定額發放養老補貼的辦法解決城鎮老年居民的養老保障問題。

  考慮到我省地方財力情況,養老補貼標准按70元—80元/月標准確定。養老補貼標准根據工資、物價增長等因素適時調整。

  失地農民將享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據統計,全省已有24萬失地農民按原辦法享受最低社會保險標准,待遇水平人均240元—300元/月,待遇水平較低。今年將調整原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法,將待遇由享受最低社會保障標准調整為享受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標准。


  2013年新農保實現全覆蓋

  據了解,2010年我省新農保試點范圍為31.5%,今年要將新農保試點范圍擴大到60%,2013年底要實現新農保全覆蓋。

  在國家不斷擴大新農保試點覆蓋面的同時,部分有積極性的縣(市、區),因名額有限,不能及時納入國家試點單位的,縣級財政可先為當地農村居民承擔一年基礎養老金及政府補貼,次年直接進入國家試點單位。在全國率先實行『人手一卡通』,參保一人發卡一人。

  『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

  今年4月底前,我省將國有企業有傷殘等級的老工傷人員,以及工亡職工供養親屬全部納入工傷保險基金統籌管理,解決好國有企業其他老工傷人員和集體企業、原國有集體改制企業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確保今年11月底前基本實現上述各類企業老工傷人員待遇全部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

  在校學生全部納入居民醫保

  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力爭達到98%以上。促進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參保;擴大城鎮居民中有就業能力的非從業人員的參保面;將在校大中小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保范圍;查處用人單位不為勞動者辦理醫保的違法行為,做到應保盡保。

  城鎮職工醫保報銷比例將達75%

  擴大門診統籌保障范圍,爭取年內居民門診統籌在全省所有統籌地區全部開展。根據基金的結餘情況,調整完善醫保待遇支付政策,使城鎮職工醫保報銷比例達75%,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力爭達到70%左右。提高職工、居民醫保統籌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當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6倍以上,且不低於5萬元。逐步提高大額醫療費補助資金最高支付限額。

  醫保異地轉移和結算將更方便

  做好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在全省建立同一制度參保人員轉入、轉出繳費年限互認制度,對轉入人員不設等待期,並按照轉入地的醫保政策享受相應的醫保待遇。逐步將公民身份證號碼作為各類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唯一識別碼。推廣就醫『一卡通』等辦法,建立完善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結算制度,做好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工作。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