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歷時192天,航程108682海裡,圓滿完成索馬裡海域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第六批護航編隊1月7日凱旋。在護航編隊的『昆侖山』艦上,哈爾濱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教師王成龍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參與了此次護航行動,成為全國高校參與索馬裡護航第一人。
2月22日,王成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講述了在護航船上既單調又讓人回味的海上生活,和遭遇海盜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刻。
1負責的設備沒出一次故障
『昆侖山』號護航艦上載有第一套由我國自主研發的自動駕控系統,研發單位就是哈爾濱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海洋裝置和控制技術研究所,而從研發到實驗成功,王成龍老師始終參與其中,是重要的研發成員之一。
2010年6月,作為最合適的人選,王成龍被學校派遣『出征索馬裡』,任務就是維護和保障駕控系統的正常使用。當年6月30日護航編隊從廣東湛江起航,王成龍跟艦上幾百名官兵、技術人員一起開始了192天的海上生活。
7月16日,護航編隊正式駛進了亞丁灣索馬裡海域開始執行護航任務,在這一海域中護送各國商船,保護其不受海盜侵擾。王成龍負責的設備先後六次下海巡邏,沒出現過一次故障。
2遭遇了六七次海盜
『從接受任務開始,無論是家人和自己最擔心的都是遇到海盜。』王成龍回憶剛剛啟程時的緊張心態。
8月28日晚上,王成龍正在洗漱室洗臉刷牙,突然刺耳的警報聲響了起來,官兵們立即集結隊伍,而他們這些工程技術人員被留在船艙內。
王成龍下意識地感覺到遇到海盜了。『當時我和其他同事都格外緊張,甚至每個細胞都在感受著船體規律或不規律的震蕩。』王成龍形容當時的心情。他在船艙裡不停地來回走動,以平定內心的緊張。
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警報解除了,官兵們回來就寢,王成龍纔終於松了一口氣。回來的官兵們告訴他們確實是遇到了海盜,海盜駕駛著十多艘漁船靠近了商船,官兵們采取投擲爆震彈警告但不傷害人身安全的方式驅離了海盜。
王成龍說,192天的海上生活大概遭遇了六七次海盜,每一次遇到海盜雖然他們不能親臨現場,不能看到甲板上發生的事情,但是船艙內的他們一樣精神緊張,直到警報解除。
後來,王成龍纔知道,每次遭遇海盜的數目都不少,最少的也有十多艘海盜船,最多的一次有27艘。
3看到國內節目不捨得關電視
王成龍所在的船艙緊挨著發動機艙,無論是白天黑夜船一刻不停地行駛,發動機就一直隆隆作響。進入亞丁灣索馬裡海域後,當地的氣候使船內潮濕、悶熱,加上震耳的發動機聲,致使整個船艙內一半以上的人晚上無法入眠,有人甚至患上了高血壓。王成龍已經習慣性失眠。
因為艙內潮濕,每個人必須每天都要進行關節按摩及健身等運動,如果一天不運動,就可能發生關節疼痛。
海上大多數地方手機沒有信號,船上幾百名官兵與家裡聯系就靠兩部衛星電話,所以很多時候衛星電話旁都會有二三十人在排隊,也因此給大家限制了通話時間,每人只有10分鍾。
每個月船靠岸一次,補給淡水和蔬菜,因為魚肉類可以冷凍,蔬菜放置時間長就會發霉,因此官兵們最渴望吃到的就是新鮮蔬菜。
大多數時候船艙裡的電視收到的都是看不懂的外國臺,偶爾出現了中央二臺,大家都捨不得關上電視。
王成龍最難忘的還是2010年的中秋節,海上的月亮又圓又大,官兵們的思鄉情就越來越濃,很多官兵在甲板上默默地望著月亮想家。衛星電話前排隊的人達到了五六十人。
國內的商船給官兵們帶來了月餅,在家從來不愛吃月餅的王成龍覺得船上的月餅特別好吃。這是一個沒有家人團圓的中秋節,部隊安排了一場文藝晚會,要求全體參加,說說笑笑中暫時驅走了官兵們的思鄉情。
4信號太弱一條短信發上百次
王成龍今年33歲,家有妻子、3歲的女兒和54歲的母親。接到任務時,家人最擔心王成龍的安全。但是家人也給予了王成龍最大的支持,『這是一種榮譽,別人一輩子都沒有這樣的機會。』王成龍的妻子說。
平均20天王成龍會跟家裡聯系一次,手機裡編好的短信,得發個上百次纔能偶爾在有微弱的信號時發出去一條。
1月7日,結束了半年多的海上生活,王成龍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土地。此次,編隊安全護送615艘船舶,其中我國船舶306艘。雖然沒有親歷與海盜的交鋒,但是這枚軍功章上有王成龍的功勞。王成龍告訴記者,如果有下一次祖國還需要他,他還會義無反顧地去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