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東北北部沿邊經濟帶』連接中俄蒙三個資源富集的新興經濟體,涵蓋東北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兩省一區的大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良好,農牧經濟發達,工業基礎雄厚,總面積達300多萬平方公裡,交通便利。
『東北北部沿邊經濟帶』具有地緣政治穩定的特殊優勢和長期友好合作的歷史基礎,在我國全方位開放格局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東北北部沿邊經濟帶必將成為繼東南沿海地區之後新的開放開發熱點區域和外向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區域。
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開幕當天,關於實施建設『東北北部沿邊經濟帶』的建議引起駐我省全國政協委員的共鳴,委員們聯名提案。
戰略意義: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加快全面振興
全國政協常委何小平認為,可以通過大開放將東北老工業基地提昇為廣泛深度合作的現代國際經濟貿易區,走外向型國際化的改造振興之路。建設東北北部沿邊開放經濟帶,可以加快提昇東北北部對俄、蒙經貿、投資和科技合作的水平。
孫東生委員舉例說:『哈爾濱是我國連接北美、歐洲經濟發達地區運途最近的國際空港,比目前國內常用的北京、上海空港可節約運費等成本30%左右。這裡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發展潛力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叡智企業家和經營者所看好,內聯外引、合作共贏的大發展勢頭正在逐步呈現。』隨著資金、技術、人纔等要素的加速流入和聚集,東北北部沿邊經濟帶必將成為繼東南沿海地區之後新的開放開發熱點區域和外向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區域。
長吉圖、遼寧沿海經濟帶的補充延伸
『實現腹地產業經濟和口岸貿易通道的統籌協調發展,真正形成我國東北區域全方位大開放的格局。』陶夏新委員分析說,長吉圖和遼寧沿海兩個經濟帶的優勢在於水路出境,而東北北部沿邊經濟帶有國家級一類陸路口岸達30多個,僅黑龍江省就有25個,可以實現水陸聯運,廣泛帶動腹地農牧經濟、工業經濟和服務產業的大發展。每周有260多個北美、歐洲航班經過哈爾濱,航空樞紐地位和空中航運便捷的優勢得天獨厚。『建成開放的經濟帶,對長吉圖和遼寧沿海經濟帶的發展將形成強有力的支持和持續的帶動,促進東北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協調發展,促進整個東北地區全面開放搞活和加快發展。』
引進能源保持快發展的最佳選擇
孫東生委員認為,通過與俄羅斯和蒙古的貿易解決我國的經濟發展急需的石油、天然氣、電力和礦產、木材等能源資源短缺,這是東北北部沿邊經濟帶的獨有特色和優勢,是其他經濟區或經濟帶所無法替代的。近幾年運用俄油、俄電、俄木材和蒙古礦產的實踐表明,應通過國際條約和合作協定建立我國東北穩固安全的能源通道,確定和實施東北北部沿邊經濟帶是促進和助推我國東北方向陸路能源通道建設的緊迫任務。
建言獻策
委員們認為,規劃建設『東北北部沿邊經濟帶』事關我國近中及長期發展的戰略全局,建議確定為國家發展戰略,盡早決策立項,科學組織實施。
建議一:以國務院東北振興辦牽頭,組織東北三省一區建立起順暢高效的協調工作機構,強力推進這項全局性的戰略部署。國家對東北地區的發展進行整體和長遠的謀劃,對各區域發展統籌協調。
建議二:以空港和口岸建設為重點,使基礎設施盡快適應東北北部深化和擴大沿邊開放的要求。主要道路、橋梁應加快建設,比如黑河大橋、濱滿鐵路復線、東邊道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納入國家計劃來推動實施。重視空中運輸線和航空樞紐港的建設,從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需要出發,把哈爾濱作為區域航空樞紐和連接北美、歐洲的客、貨運輸的國際空港來加快建設已經勢在必行,建議盡快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來加快推進實施。
建議三:盡快通過國家間的外交和貿易談判,促進中蒙、中俄經貿科技合作進一步規范、暢通和投資合作更加便利化。東北地方和民間、企業對俄、蒙的經貿合作特別是邊境貿易越來越活躍,但經常面臨『灰色清關』和結算結匯不安全等困擾。俄電的入境使用價格低廉,且對雙方都有利,卻因電網管理限制不能更大范圍使用。石油、礦產、木材的輸入也未能按雙方客觀需要順暢地增加過貨量。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開發建設急需投資,俄羅斯自身能力有限,中國企業進行了大量投資,但經營發展經常遇到各種風險和限制。這些問題需要中央政府通過目前的兩國首腦會晤和政府高官會談等機制盡快解決好,促進雙方合作共贏,使我國東北北部的沿邊開放步伐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