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石油人利比亞歷險歸來 講述那段難忘的經歷
2011-03-04 09:15:43 來源:東北網-大慶晚報  作者:孫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平安到家後,柴保平向記者講述著那段難忘的經歷。

  東北網3月4日訊 3月3日13時30分,隨著CZ6214航班降落在薩爾圖機場,在利比亞施工的大慶石油工人柴保平帶著一臉的興奮和一身疲憊走下舷梯。

  2萬裡的輾轉,10餘天的奔波,穿越布滿硝煙的戰場,從動蕩的異國回到溫暖的家鄉,柴保平感慨萬千。

  望著妻兒帶著淚花的笑臉,感受同事真情的擁抱,柴保平心中湧起千言萬語,一時不知從何說起。看著熟悉的土地、摯愛的親人和前來接他的公司領導,柴保平輕輕說了八個字:感謝祖國,回家真好!

  -被圍困在沙漠19小時,柴保平等用挖溝機鏟『戰壕』,拿起管鉗、鋼管進行自衛

  2月20日,動蕩前的利比亞已出現反常,但柴保平和他的同事們並未意識到這是一場全國性內亂,自己也將會受侵害。

  柴保平是大慶鑽探錄井一公司資料采集第二大隊員工,今年1月15日被派到利比亞,主要負責AMAL油田A103區塊油井資料錄取工作。他所在的施工隊共有30多人,就他一個中國人。從地理位置上看,A103區塊位於一片大沙漠中央,距離最近城市也有100餘公裡。『沒關系,我們在沙漠中施工,不會受影響。』20日晚,當利比亞國內局勢不穩時,越洋電話中,他自信地讓妻子放心。

  誰知,在利比亞國家特別安全部隊與反對卡紮菲政府的民眾發生衝突的16個小時後,當地時間21日16時,打砸搶的暴亂分子就『光臨』了柴保平工作的井場。

  『當時,我正在井場,就看著一輛車從遠處駛來,幾個暴亂分子拿著刀、棍等器械衝著井場奔來,白天大家都沒防備,眼看著他們搶走了一輛車。』柴保平回憶第一次被搶經歷時,一直在重復一句話:『幸虧他們沒槍,不然就完了。』

  被搶後,井隊迅速關停了正在運轉的設備,正在各處施工的工作人員也向住宿地集結。柴保平馬上跑到井場,用衛星電話和單位大隊長、書記聯系上。單位領導千叮嚀、萬囑咐:『無論什麼時候,有啥事都直接打給我,記得保持聯系。』

  『我們分析接下來會有更多人來搶劫,所以爭取一切時間,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損失。為了防止汽車進入住宿地,井隊還用挖溝機鏟出一條寬寬的「戰壕」。』柴保平說,當時他們的念頭就是快一些、再快一些。

  事實也是如此,白天只是小股的試探,更大規模的襲擊隨著夜幕降臨開始了。

  當地時間20時許,『敵人』來了。

  盡管這些暴亂分子和第一波襲擊者一樣沒有槍、炮等大規模殺傷武器,但越來越多的暴亂分子將只有30多人鑽井隊的防衛圈壓得越縮越小。

  『暴亂分子人少的時候,當地僱員曾拿起管鉗、鋼管進行抵抗,並和他們發生了肢體接觸,還曾經抓到一個。可後來他們的人越聚越多,天色越來越暗,我們只能回到營房裡,留下幾個人輪流巡查,一旦有暴亂人員接近,就拉響事先布置好的警報。』柴保平說,那一夜,暴亂分子的車一直圍著營房周圍轉,尋找可乘之機。

  夜晚又沒有通訊信號,柴保平只能借著閃亮的車燈,站在椅子上聯系基地尋求幫助。

  柴保平說,暴亂一開始,手機就全都打不通了。『平時信號就不好,緊要關頭就更難打通,別說國內了,就是同在利比亞境內的基地也聯系不上了。』手握電話,柴保平滿頭大汗。

  外有暴徒,求助無門。『如果沒車進來,其他人走後,就只有井場人留守,如再來人搶,肯定要吃虧的。』就在柴保平以為要被困沙漠時,『幸運女神』來了。

  基地有一個長城鑽探方的新疆員工叫阿裡木,不知什麼原因,唯獨他的手機能打通。就是這樣一個巧合,阿裡木的手機成為了柴保平和被困人員的『救命專線』。

  通過這個電話,柴保平將井隊所在坐標傳送給了基地。盡管基地也已被搶,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但依舊通過多方聯系,在當地租用了一輛類似於紅十字會的車,把柴保平等人解救出來,並送到了機場。

  當地時間22日11時45分,被圍困在沙漠19小時的柴保平終於盼來了基地救助車。

  柴保平知道,回家的路開始了。

  -甩掉暴徒的跟蹤,當地民居中藏身,驚心動魄的32小時,柴保平想起來就有些後怕

  一路黃沙飛揚,望著漸漸隱沒在視野中的住宿地,柴保平知道,自己這一次真的『撤離』了。當時,柴保平並沒想到,接下來的32小時會更加驚心動魄。

  30分鍾的奔波後,柴保平在當地時間22日12時15分到達事先約好的AMAL機場,在這裡,他遇到大慶鑽探吉林探區的同事唐鵬,相見那一刻,兩個大男人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

  盡管是相識已久的同鄉,可在困難境遇中相逢相攜,讓那份同胞情誼更濃。

  但沒多久,一個消息就澆滅了兩人相見的喜悅。原來,由於利比亞國內形勢日漸嚴峻,並進行空中管制,基地將飛機降落地調整到了加魯機場,因柴保平等手機不通,他們事先並沒接到通知。

  『一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都蒙了。』柴保平說,到加魯機場140多公裡,基地僱來的車又不同意跑那麼遠。

  怎麼辦?就在柴保平一籌莫展時,當地僱員給他們找來一輛大卡車。

  柴保平和唐鵬坐在車後斗裡,和當地僱員一起趕赴加魯機場,一路上全在沙漠中行走,風沙刮在臉上,鑽心地疼。

  剛出發沒多久,柴保平就發現兩三輛車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路面寬敞時,他們還會趕上來一左一右地夾在兩旁,不過都被司機巧妙地躲開了。

  三兩個回合下來,柴保平知道自己被『瞄』上了。『好在他們的目的在車,不在人,要不然我們就回不來了。』談起那段路,他一陣後怕。

  當地時間22日14時,柴保平一行趕到加魯機場時,飛機已經起飛十幾分鍾了,柴保平只能等下一班飛機。此時,加魯機場共有15名中油集團員工等待23日飛來的下一班機。

  同胞的聲音,祖國的聲音,相互傳遞,匯聚著信心和力量。『原計劃一直在機場,可到下午五六點鍾天快黑時,總有不明身份的人在機場周圍轉悠,當地警察提醒機場已不安全,我們只能到40公裡外的小鎮過夜。』柴保平說,在當地司機的帶領下,一行15人驅車奔向了一個不知名的沙漠小鎮。

  天不遂人願,半路上,車胎爆了,一行人停下來換胎。『當時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一有人經過就跑到車上去,等人走遠了再繼續修車。好不容易到了小鎮,由於外國人很紮眼,我們只能在當地司機的幫助下,分批躲進居民家中。柴保平說,當天晚上,6個人擠在一個屋子裡,聽著外面不時響起的雜亂的腳步聲,心一直懸著,一夜都沒敢睡覺。

  在趕路過程中,基地領導非常關心他們的安全,通過唐鵬攜帶的海事衛星電話,柴保平他們與基地初步預定當地時間23日早10時在加魯機場登機。

  又度過了一個心驚膽戰的難眠之夜,早上起來胡亂地啃了幾口面包,柴保平一行人便急匆匆返回加魯機場。此時,機場已實施了嚴格的空中管制,跑道上擺放著一些大管子,空出來的地方停滿了大車,只有通過審核的飛機降落時纔移走障礙物,正因如此,原定10時到的飛機直到19時纔降落在加魯機場。

  在飛機落地2個多小時後,柴保平在機場地勤人員『其妮子(CHINESE)、其妮子』呼叫聲中登上了飛機,

  這時,柴保平知道家又近了一步。

  -的黎波裡枕著槍聲入眠,突尼斯酒店休整,在祖國母親『接你回家』聲中淚如雨下

  經1個多小時的飛行,23日23點多,飛機抵達了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

  機場一片凌亂,警察荷槍實彈守在候機大廳。

  『我們到時,首批准備回國的200多名同胞正等在機場。當時的黎波裡正下著瓢潑大雨,中國人全在大廳內並有警察保護著安全。大門外,其他國家的人卻站在雨中,頭上頂著的毛毯已經可以擠出水來了。那時候,纔感覺到作為中國人是多麼驕傲!』柴保平說。

  或許是大暴雨讓暴亂分子暫時『安靜』了一些,柴保平從機場坐大巴前往長城鑽探在的黎波裡的基地時,街上人很少。為安全起見,他們還是穿街走巷,選的都是偏僻路。

  到了基地,柴保平一直懸著的心稍稍放了下來,這裡一共聚集了84名同胞。『盡管外面不時響起槍聲,可大家在一起就不覺得害怕了。』這一晚,84人自發地分成了幾個小組,輪換值班,以防被暴亂分子偷襲。

  當地時間24日零點左右,柴保平等接到通知,做好准備,14時將分批登機飛往突尼斯。

  當地時間24日10時,還沒等柴保平一行人出發,基地廚房裡的蔬菜等食物就被偷跑了。『沒辦法,我們只能吃點面包就上了大巴。』柴保平說。

  一到機場,柴保平發現外圍已拉上警戒線,為了保證安全,一切車輛禁止進入機場,人員必須經檢查後步行方能進入。

  當地時間17時許,柴保平等人開始排隊向候機廳移動,因飛機空間有限,他們扔掉了行李、衣服等大件物品,只帶著資料、硬盤等重要物品登機。

  『其實,在入口處就能看到候機大廳,可就這麼短的距離我們用了4個多小時。機場周圍很亂,許多其他國家回不去的人,沒辦法,就直接鋪著毯子躺在地上。』柴保平自豪地說,這時候,看出中國人在利比亞還是很受尊重的,盡管機場混亂,可地勤小姐還是禮貌地帶著大家向候機廳挪動。當時,還有一個國家的人在旁邊排隊,他們等了幾個小時也沒人管,就亂七八糟地擠成一片。

  22時許,柴保平等人登上飛機。『幾天幾夜不眠不休,又驚又嚇,飛機還沒起飛我就睡著了。』

  突尼斯時間25日凌晨,柴保平一行人抵達突尼斯,一下飛機,他們就被接到早早安排好的酒店裡休息。等待和其他人會合,一起回家。

  迪拜時間28日1時,柴保平來到迪拜,在這裡他見到了更多同胞。3月1日4時,柴保平他們登上了從迪拜回國的航班,輾轉萬裡,奔赴祖國的懷抱。

  北京時間16時許,經過8個小時的旅途,柴保平到家了。從天空俯矙到熟悉的機場時,機艙內沸騰了。

  柴保平說:『如果在機艙內心情是激動!激動!再激動!可進港時見到「接你回家」字幕,我們真是感動!感動!再感動啊!』『不一會兒,那四個紅色的字就在我眼裡模糊了,當時我真是淚如雨下。』回憶起當日場景,柴保平忍不住紅了眼眶。

  柴保平告訴記者,他能平安回家,要感謝國家,感謝中油集團,感謝公司和家鄉人民。

  盡管經歷10多天的忐忑和奔波,可記者見到柴保平依然笑容溫暖、眼神堅毅。因為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橕著他和3萬餘從利比亞平安歸來的同胞乃至更多的中國人: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危險,黨中央、國務院和強大的祖國都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

責任編輯:侯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