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產業項目攻堅戰給力轉型崛起新藍圖
——地區『兩會』確定的重點工作解析之三
東北網3月4日訊 項目建設在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中起到的是框架支橕作用,地位舉足輕重。因此,地區『兩會』明確提出,要在今年打響產業項目三年攻堅戰,到2013年建設總投資219.3億元的重點產業項目40個,建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企業,促進傳統經濟優化昇級,為我區轉型崛起儲備後勁。
當前,大興安嶺地區正面臨加快發展的機遇期、全面轉型的挑戰期和實現趕超的關鍵期,地區『兩會』提出要開展產業項目攻堅戰,勢在必行。記者在采訪地區發改委、地區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等部門時了解到,按照國家要求,從今年開始,我區主伐生產全面停止,到2013年木材產量調減到56.5萬立方米。木材銷售收入和利潤的減少,必將對經濟發展產生較大的負向拉動,而且林區社會事業將出現巨大資金缺口。『十二五』期間,全區謀劃重點項目397個,投資規模將達到1476億元,如果這些項目都能夠按期啟動或實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就可保持年均31%增速,纔能夠拉動GDP年均增長14.6%。所以,我區必須搶抓國家《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二期『天保』工程正式實施,以及我區全部享受西部大開發、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疊加的政策性機遇,做好項目的謀劃、儲備、建設和投產工作,努力構築鏈條完整、技術先進、附加值高、拉動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確保今年及『十二五』期間我區項目建設順利推進,保持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繼續穩定發展。
今年是產業項目三年攻堅戰首戰之年,我區確定要全力推進34個產業項目建設,確保加格達奇熱電廠、樟嶺礦泉水廠等新開工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加快中國北極藍莓產業園、漠河百環木石神泉生態旅游度假區等續建項目建設進度,力爭松嶺岔路口鉛鋅鉬多金屬礦開發、十八站腐殖酸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等前期項目早日開工建設,實現首戰必勝。為此,有關部門表示,將狠抓重點項目落地開工,按照前期工作超前啟動的原則,對納入地區重點推進的產業項目進行集中會辦,同時充分利用省政府重點項目會商會辦制度,積極破解項目前期工作中遇到的各類難題;將完善大項目建設分工推進機制,繼續實施項目建設領導包扶制和集中會商機制,進一步強化項目考核機制,將項目履約率、開工率、投產率納入年度目標兌現獎懲。對重點產業項目實行專題推進,對重點企業要加強經濟運行動態分析,高度重視已建成項目的後期管理;將努力破解資金瓶頸制約,建立健全政、銀、企對接的長效機制,全力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省產業項目專項資金,並進行有機整合,發揮規模效應;將加大項目謀劃生成力度,圍繞新興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大招商選資力度,面向發達地區著力引進國內外500強等大型企業,聘請權威機構和專家編制項目可研,圍繞中央設立的經濟轉型專項資金,力爭用3年時間,建成一批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好、達產率高的重點產業項目。此外,還要跟蹤研究國家政策,及時更新項目儲備庫,形成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機制。
為完成地區提出的『全力打好產業項目三年攻堅戰』的目標,地區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表示,將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為促進我區重大項目建設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擬制定《重大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對重大項目建設階段的各項工作和要求進行明確。同時督促各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健全完善建築施工的各項規章制度和保障措施。要不斷完善和創新項目建設管理的責任機制、督查機制、激勵機制,把項目建設的各項制度和責任落到實處,從制度上保證施工質量、進度,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在具體的管理措施上,將以對項目建設前期工作進行充分論證為基礎,堅持從實際工作出發,制定詳細的工程進度實施計劃,完善質量安全保證措施,強化施工單位項目經理班子,充分發揮監理工程師和現場代表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工程項目質量、進度、安全的監督管理;規范工程材料預付款和工程進度款審批流程,實施『四級』審查審批制度,嚴格按照資金撥付程序進行撥款,加強資金監管;將嚴格執行國家、省建築招投標管理辦法和有關規程,加強投標資格和招標文件的審查監督,為社會信譽好、技術力量強的企業創造更多的投標機會,堅決杜絕圍標、串標、掛靠投標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保證2011年重點項目建設按時序計劃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