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自2010年『3·15』開展免費檢測金銀珠寶首飾活動至今,哈爾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共免費檢測了600餘件金銀珠寶首飾。8日,省消費者協會與哈市質檢院聯合發布檢測結果:3成左右的受檢金銀珠寶存在假冒偽劣及價格欺詐等問題,8成左右的問題首飾是消費者在旅游地購買的。專家提醒消費者,外出旅游購買貴重珠寶首飾一定要慎重,不要輕信金銀珠寶『原產地』的說法。
市民:兩萬元鑽石項鏈竟是贗品
去年年中,哈市市民韓先生到珠海旅游時,在當地看到一款『時來運轉項鏈』,項鏈中心部位是一顆『鑽石』,『鑽石』外面還罩上了一層玻璃,看上去光亮無比。韓先生花了兩萬多元,買回了這款『鑽石項鏈』。回到哈市後,韓先生突然想起來,他購買這款項鏈時商家沒出具任何的質檢報告和鑒定證書,他感覺自己可能上當了,於是到質檢院檢測。
經檢測,韓先生買的『鑽石項鏈』根本沒鑽石,整個工藝制作加上產品價值不足兩千元。拿著檢測結果,韓先生大呼上當、後悔不已。
專家:購買珠寶認清鑒定證書
據哈市質檢院輕工產品檢驗部部長佟壯為介紹,去年『3·15』以來,該院免費檢測的600餘件首飾中,三成左右存在質量或價格欺詐等問題,而八成左右的問題首飾是旅游時買的。這些首飾主要存在貴金屬含量不合格、標志不清、B貨當成A貨出售、價格欺詐等問題。
佟壯為表示,很多消費者來檢測時都說自己的首飾是在『原產地』買的,所以價格便宜很多。但是經過檢測,很多『原產地』的珠寶首飾都是贗品。對此,省消協副秘書長劉愛芝表示,消費者外出旅游時,由於盲從心理往往會到珠寶原產地購買首飾等,自認為那裡的珠寶純度高、價格相對便宜,但回家發現問題後,又因為憑證不全等原因維權困難。
專家提醒消費者,外出旅游時要慎購珠寶等貴重飾品,最好是到當地的正規商場或專營店購買,購買時要認清權威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並索取發票等相關憑證,一旦發生糾紛纔可以有效維權。
即日起免費檢測
即日起,生活報繼續聯合省消費者協會和哈爾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面向全省消費者聯合開展金銀珠寶飾品免費檢測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省消協每個工作日向10位市民發放免費檢測卡,哈市質檢院每個工作日為10名消費者免費檢測金銀珠寶飾品,消費者憑購貨憑證到省消協(哈市道裡區西七道街27號)領取免費檢測卡,然後持卡到哈市質檢院(香坊區珠江路5號質檢大廈301室),可享受免費檢測服務。經檢測的飾品,現場告知檢驗結果,不收取任何費用。將定期公布檢測結果,及時刊登有關金銀珠寶飾品的市場動向及消費常識,對存在欺詐、坑害消費者行為的經營者給予曝光,並向有關部門反映,依法處理。
省消協聯系電話:
0451-84688316、84613724
哈市質檢院聯系電話:
0451-82331845、8729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