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9日訊 已不滿足於『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這樣的傳統稱謂,哈爾濱這座北方名城在謀求轉型。
2009年底,『雙城』概念領銜哈市『北躍』高調亮相:其一是在松花江北岸130平方公裡面積內高起點、高標准打造一座『科技創新城』;其二是在江北578平方公裡范圍內建設『兩縱、四橫、十八湖』的『北國水城』。
『雙城』概念,具化了『北躍』,也引發出強大的注意力經濟。
眼下,奇妙的改變如化學反應般接踵而至:銀行支持空前增強、項目建設遍地開花、民間資本紮堆進駐……這一切,對江北區域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即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雙城」概念驅動下的「北躍」進行時札記』,近距離、多角度審視『新城』的破繭而生。
2009年底,當承擔『北國水城』建設的市水投公司邀請鞠興久出任水城建設項目顧問時,他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下來。
上世紀90年代起,通過江北開發實現兩岸共同繁榮是很多人的夢想,時任原松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的鞠興久是其中之一。他沒想到,自己年過花甲時,十幾年的夢想突然就在眼前。
在鞠興久積極參與水城建設背後,是眼下江北區域超乎想象的受歡迎指數。因為有了『雙城』概念,曾經的郊邊地帶、不毛之地,眼下不僅極受銀行巨額貸款青睞,區域招商形勢也出現大『逆轉』。
巨額貸款偏好『北國水城』
去年初,北國水城一期開建,除政府給予的配套資金外,項目建設尚有85億元資金缺口。
當年4月中旬,市水投公司副總經理咸伯居就『北國水城』一期貸款項目開始與國家農發行接洽。在他看來,這將是一個持久的拉鋸戰,『因為貸款數額太大了,想獲批並不太容易!』
出乎意料的是,經過一系列審核、考查與評估,2010年7月下旬,農發行確定與市水投公司簽訂貸款合同——一次性為松北『北國水城』審批非經營性項目貸款85億元,這成為全國農發行系統非糧類單筆金額最大的項目。
不到100天就簽下85億元貸款合同,讓咸伯居喜出望外,『因為按之前預計,正常的話至少也得半年纔行。』
據省農發行工作人員透露,在哈市水投公司申請貸款期間,同時有外省兩個投資在30億到50億元的涉水涉農項目貸款申請擺在國家農發行面前,但最終獲批的只有哈爾濱『北國水城』一期貸款一個項目。
『農發行這樣的政策性銀行除考慮政府支持因素外,「北國水城」良好的規劃和前景所帶來的綜合收益,是他們偏好這個項目的重要因素。』咸伯居分析認為。
據悉,總投資90億元的『北國水城』樣板區——三家灣避暑新城今年4月開建,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就相關項目建設主動與市水投公司接洽項目貸款。
區域引資由『招商』變『選商』
在松北區主管招商工作的副區長周長河看來,2010年是他們招商工作的分水嶺。
在2010年前的數年當中,招商工作對松北區的相關工作人員來說並不太容易。因為投資者對松北區不甚了解,而且,沒有明確的規劃也使他們無法看到投資前景。所以,對松北區來說,想招一個大項目是很費勁的事情,不得不『來的都是客』——松北區幾乎是大小項目『通吃』。
但從去年起,除了政府部門主動尋找外,很多外地投資者會主動奔到江北區域來。讓周長河喜出望外的是,這些投資者對哈市『北躍』戰略非常了解,往往在招商人員還沒開始介紹時,投資者自己就能說得很清楚。這帶來的直接結果是,招商項目的選擇餘地大了,有時一個項目有5家投資者同時來對接。
松北區招商引資標准由此水漲船高。『我們現在基本由招商變為選商』,周長河告訴記者,松北區招商已經引入項目評估機制,專門成立項目評估委員會,從項目投資額、達產效益、環保評價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通過評價後,纔允許落地。
今年,科技創新城進一步抬高了投資者的入駐門檻。『對入駐的產業項目除要求集中於高新技術領域外,投資額1億元、達產後利稅1000萬元的項目方可入園。』哈高新區招商綜合局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