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依蘭『十二五』將實現二次跨越 專訪依蘭縣委書記王春生
2011-03-11 14:47: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曉蒙 楊林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依蘭縣委書記王春生。

  東北網3月11日訊(高曉蒙 記者楊林川)徽欽二帝,坐井觀天;五國爭雄,龍興之地;三山聚首,四水交匯;龍江名縣,神奇依蘭。圍繞省委『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戰略部署和哈爾濱市委實施『強縣』的發展戰略機遇,結合依蘭縣未來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推進依蘭第二次跨越的話題,依蘭縣委書記王春生接受了東北網記者專訪。

  王春生說,『十二五』時期,依蘭縣將立足縣情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加速推進『新戰略體系』的有效實施,堅定走出一條資源、能源、財源『三源』優勢加速轉化發展之路,著力打造全國新能源產業第一縣,創建全國糧食生產大縣,實現財政收入『三年超倍增計劃』和『五年增三倍翻兩番計劃』,創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和國家級城鄉一體化平安縣五大目標,全面向全省十強縣發起最後衝刺。

  到2015年,全縣GDP突破200億元,年均增長20%;財政總收入突破20億元,年均增長20%;一般預算收入突破10億元,年均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60億元,年均增長30%。

  ——轉化優勢,全力構建特色立縣產業體系。牢固確立『項目立縣、項目富縣、項目強縣』的發展觀,以項目建設為根本,加快工業結構優化昇級,全面打造『三個百億元產值產業集群』:一是全力推進實施總投資177億元的12個煤化工項目投入工程,著力打造百億元產值的煤化工產業集群。二是全力構建煤化工、風電、水電、光電、核電、能源轉換、生物質能源『七位一體』現代能源城框架結構,實現風電產業完成投資260億元、總裝機並網260萬千瓦,推進總投資47億元的4個水電項目和投資近千億元的核電項目,著力打造百億元產值的新興能源產業集群。三是全力推進總投資5億元的省級農機工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福田雷沃重工項目,打造研發、生產、銷售、倉儲、物流全程產業鏈,全力進軍俄羅斯農機市場,促其五年產值達到百億元,著力打造百億元產值的農機制造產業集群。同時把綠色食品產業、礦資源產業、旅游文化產業和醫藥產業打造成規模發展的優勢產業集群。

  ——夯實基礎,全面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實施百萬畝水田發展規劃建設,到2015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5億斤。以大型農機合作社為依托,全面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實現主要農作物耕作全程機械化。加快畜牧『主輔換位』步伐,積極培育壯大產業化龍頭企業。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快推動農村土地規模流轉,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發展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和小額信貸,健全農業保險制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加強新農村建設規劃建設,力爭到2015年省市試點、示范村數量達到93個,佔總數的70%。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到2015年農業增加值計劃達到44億元,年均增長14.9%。

  ——以江為綱,建設龍江最具魅力的濱江古城。臨水宜居,組團繁榮。哈爾濱市『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規劃建設為我縣『十二五』時期加快城市建設提供難得的發展機遇。我縣將科學組織實施『一城、兩江、三岸』組團型城市空間格局建設,以城鎮松花江大橋建設為契機,高起點、大手筆規劃迎蘭新區建設,實現城區躍松花江向北發展;以哈佳鐵路依蘭火車站建設為契機,實現城區躍路向南拓展。深度挖掘『五國城文化』和『滿祖文化』底蘊,加強城市人文景觀建設,大力創建歷史文化名城。完善城鎮公共設施建設,完成『三供兩治』基礎工程,到2015年主城區城市供水普及率、污水處理普及率、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集中供熱普及率達95%;集中供氣普及率達35%。

  ——改善民生,顯著提昇城鄉群眾生活幸福指數。全面推進社會民生領域的改革發展,使未來五年成為全縣群眾幸福感與社會和諧指數倍增的時期。著力構建政府主導、市場調節、自主擇業的就業體制,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實現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昇。到2015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建立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機制,促進城鄉和各類教育均衡發展。加強城鄉醫療基礎設施和人纔隊伍建設,建立群眾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擴大城鄉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加快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健全有效的住房保障機制,到『十二五』期末廉租住房佔住宅建設總規模的2%,普通商品住宅和經濟適用住房佔住宅建設總規模的70%左右,城鎮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均達到30平方米以上。王春生堅定地表示,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委精神,高位立標,負重拼搏,40萬依蘭人民整裝待發,全線提速,將奮力拼搏於衝刺全省十強縣的最後衝刺階段,闊步於輝煌『十二五』的偉大新征程!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