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是否和諧的天平上,民生是最重的砝碼,在北國邊陲嘉蔭縣,百姓切身感受到了這份重量。『十一五』期間,嘉蔭縣委、縣政府大手筆、大動作的發展民生事業,認真解決涉及城鄉居民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使廣大城鄉居民共享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所帶來的成果。
教育事業長足發展。『十一五』期間,嘉蔭縣投資6300餘萬元,完成縣城各中小學校、職教中心、各鄉鎮中心校的建設、改造、撤並和教學設備更新,為學生就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中高考昇學率連創新高,被評為全省教育綜合評估優秀單位,順利通過了省級科教興縣考核、省政府『雙高普九』復檢。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該縣緊緊抓住國家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和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有利契機,加快衛生事業發展。投資5400餘萬元,實施了縣標准化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和7所鄉鎮衛生院的新建和改造,在各村建立了衛生所,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絡日益完善。大力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常住人口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進一步建立健全了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為主體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全縣共有4223戶、7243人享受到了低保待遇。開發設置了各類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人員2829人,為『4050人員』、殘疾人、隨軍家屬、高校畢業生等提供了工作崗位。圓滿完成了第四輪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全面啟動了第五輪『一幫一』扶貧創業工程,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764萬元,靈活就業社保補貼577.5萬元。
和諧嘉蔭進程明顯加快。積極開展『最平安、最穩定、最和諧』創建活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有效杜絕了去省進京等有影響事件的發生,維護了社會的安全穩定。這個縣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平安縣』、『省級經濟發展法治環境先進縣』。不斷加大邊境管理力度,杜絕了越界違邊事件的發生。深入推進雙擁共建工作,實現『省級雙擁模范縣』六連冠。圓滿完成了城鄉社區換屆選舉工作,和諧社區建設成效明顯,被授予『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縣』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