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東寧縣出新招破解招工瓶頸 500餘名工人走上就業崗位
2011-03-16 14:33:46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良武 李同亮 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6日訊(王良武 李同亮 記者 王蕊)春節過後,一場席卷全國的『招工難』、『用工荒』讓很多用人單位陡然緊張。作為口岸縣城的東寧縣也不例外,曾一度出現的萬人用工缺口,讓很多企業『舉步維艱』。今年以來,東寧縣連連推出新招,抓時機,保人纔,納棟梁,使『用工難』得以緩解。據東寧縣勞動部門介紹,截至目前,該縣已有近2000名工人與東寧企業達成聘用意向,500餘名工人正式與企業簽訂勞務協議,其中有80餘人正在接受崗位培訓。

  用『情』留住自家工人

  『自家門前的工人留不住,去外地招工恐怕就更難了。』東寧縣勞動局招工小組的薛海濤這樣跟記者說道。為了讓東寧本地工人對企業工作環境以及工資待遇有更深的認識了解,特別是為了能留住春節期間回東寧過節的工人,東寧縣組織開展了『五個一』活動,即『發起一個倡議,寫一封信,舉辦一臺晚會,打一個慰問電話,發一個電子郵件』,抓住農民工春節返鄉有利時機,廣泛宣傳,營造『就業東寧,發展東寧,創業東寧』濃厚氛圍,在東寧全縣上下掀起了一股本地打工熱潮。

  同時,該縣六鎮和城區黨工委形成了縣、鎮(社區)、村(街道)三級宣傳網絡,並與企業密切配合,讓企業零距離接觸民工,進行面對面宣傳;以春節『大拜年』為契機,變『大拜年』為『大招工』。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據介紹,春節期間,六鎮和城區黨工委共走訪農戶4000戶,發放各類宣傳單30000份。

  用『心』結緣全國就業者

  『由於用工缺口大,咱留住了本地工人後還得琢磨著把外地工人引來,這就得看咱心誠不誠了』。說起到外地招工,該縣勞動部門的工作人員認真地說道,他們認為,誠心、可靠纔是吸引外地工人的法寶。

  春節過後,該縣立即將宣傳領域擴展至吉林、遼寧、四川、陝西、甘肅、廣西、貴州等全國20個省市地區;考慮到如今網絡面向的人群較多,團縣委立即注冊成為『民工網』會員,在中國藍領公益就業平臺建立了全國免費網絡宣傳陣地,並組成15個招工小分隊,形成了縣、鎮、村三級精乾招工隊伍,並出臺相應的招工獎勵機制。今年以來,東寧縣共在全省各地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上發播廣告150條,郵寄信函5000份,播發短信、郵件25000餘條。

  『創新招工』帶來新轉機

  春節過後,該縣利用客商回家過年的契機,開創了『委托招工方式』,與18家外來投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聯系和溝通,委托他們利用此時機代為宣傳招工,通過與寧安團市委合作,利用網絡視頻,在寧安243個行政村網絡室播放該縣招工宣傳片和招工簡章,進一步擴大了招工宣傳效果。

  27歲的王麗是來自綏化的一名工人。春節後,她是被在東寧縣工作的老鄉介紹到金隆昌服裝廠工作的,她高興地向記者介紹說,雖然工作纔1個多月,但技術日漸熟練,業務已經嫻熟,這個月應該能拿到1500多元的工資。

  另外,東寧縣在與青岡縣兩家服裝裁剪學校達成合作協議的前提下,又先後奔赴望奎、綏棱、蘭西、呼蘭、伊春等地考察了服裝學校,並在綏棱縣與一家中介機構達成了委托招工協議,該中介機構將從綏棱、蘭西、呼蘭、伊春等地通過服裝學校及其招工網絡幫助東寧引進輸送服裝裁剪人員,據介紹,僅今年就可引進50—100名工人。

責任編輯:韓晶